李纲亲自來见萧明。自然让萧明受宠若惊。听到顾小六的禀报之后。萧明慌忙迎出门外來。李纲此人不失儒雅。但脸上却有风霜之色。他曾被贬到福建呆了几年。宣和七年才回到京城。现在礼部混着。宣和九年才正式成为太常寺的正卿。
李纲是进士出身。很早上疏发表过对时局的担心。他对内忧外患的时局非常不安。劝皇帝能够整顿朝纲。改革兵制。立新图志。但却被徽宗认为不合时宜。那时候徽宗被杨戬和蔡京所迷。一门心思建艮岳。正是大宋朝风光无限之时。
既然不合时宜。又满肚牢骚。难不成还让你留在眼前碍事不成。同年之内李纲就被贬两次。一次到鄂州。一次到福建南剑州沙县税务使。据说。李刚在福建官声极好。也颇有政绩。传说中的沙县小吃好像跟他都有关系。
萧明见到李纲之时。他正在饶有兴致看日昌隆的伙计们忙碌。萧明进京沒有住处。仍旧下榻在日昌隆的分号。李纲见萧明披着衣服。踩着鞋托就慌慌张张的出來了。破感好笑。
“古人有倒履迎客的美谈。去不想今日让我李伯纪撞见了啊。”
萧明拱手道:“怠慢怠慢。李大人能來。蓬荜生辉。如果是蔡京王黼之流。让我见我还不见哪。”
“噢。”李纲讶异的打量了萧明一眼。并沒有说什么。与萧明拱手见礼。
萧明将李纲让进屋内上茶。李纲向萧明问道:“张叔夜张大人。你可认识。”
萧明点头道:“张大人与我是莫逆之交。听说他也在京城之内。可否属实。”
李纲点点头道:“朝廷已任命他为南路转运使。负责京东京西两路的钱粮。他目前正好在京城。说着这事我是专门來感谢你的那个:客……客老伯。大炮的”
“客老伯。”萧明疑惑道。随即就明白了李纲在说什么。于是笑道:“我听说这事了。那具大炮大概有几千斤重。张大人把它运抵京城可是费劲不小啊。”
李纲急道:“这样的大炮你还有几门。”
萧明笑道:“这一门就已经让我快破产了。那还能再多出几门來啊。”
李纲有些张然失望。萧明察言观色知道他的意思。于是试探他道:“请问李大人。大炮虽然很厉害。可是您真指望只靠大炮就能够让金兵不來了吗。”
“这是何意。”李刚问道。
萧明道:“如果是这样。我可以倾家荡产为朝廷再造几门克虏伯大炮。但是我敢保证。这些利器不出三年就会生锈腐烂。甚至是在女真鞑子來进攻的时候出故障。您信不信。”
“为什么会如此。”李刚不解。
“大炮虽好。可总要人來维护、保养、上油、擦拭。要有人巡视检查。还要保证炮弹不会损坏受潮。这就需要朝廷拿出银子來。专门养这样一批人手。人少了还不行。可人多了哪。就必须要有个管事的领头的。于是兵部或者吏部就需要再编一个官职空额。然后就是俸禄薪水等等。沒过多久哪。就会有人通过关系将自己的子侄或者亲友安插进來”
李纲眉头紧锁追问道:“然后哪。”
“然后您看。这样一个机构复杂的大家伙。战时的威力如此之大。必须要精通的专业人士來伺候吧。但通过关系进來的人。会是专业人士吗。时间久了可能就连底下的那些专门维护的人员也会被替换掉。然后哪。再然后它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废铜烂铁了……”
萧明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就算是在后世。这样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在官僚气息更重的宋代哪。李纲听的这话。几乎是是心惊肉跳。萧明只是在说一个克虏伯大炮而已。可实际上放眼官场。有多少事情都是这样的。恐怕像将來的这种“废铜烂铁”会更多。
长久的沉默。随时两人就座。却让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李刚知道萧明在借此机会说一个官场上的道理。可如何才能避免掉这样的一种结局哪。推而广之的來看。或者以点带面來看。用不了多久。大宋朝这个庞然大物难道也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废铜烂铁”吗。
以李纲在那个时代的见识。萧明也不指望他能够理解自己说的道理。可是李纲却给了他惊奇的答案。因为他说道:“我知道是根上出了问題。”
“可应该怎么办。”他追问道。
萧明心里头暗暗佩服。这是一种可敬的探索精神。自从他來到大宋这个时代以來。已经多次被这样的人。打动过。并不是古人不聪明。而是沒有人醍醐灌顶的给他们來一下子。这个时代人已经具备了很多就连后世之人也不具备的探索精神。
士大夫阶层由于宋代科举的改革。大多來自于平民。这些人敢为天下先。有很强的责任感。可是在官场上呆的时间一久。难免随波逐流了。封建官僚的体系下。能够像李纲这样独善其身的人实在不多了。
萧明对李纲道:“你知道绝对的权利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就是事情的根本。为官者作为管理者高高在上。有国家朝廷为其打造了威严。为的是让他服务百姓。可是他高高在上的却成了祸害百姓之人。这就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