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煤老板狗蛋的幸福生活> 第12章 杨来顺进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杨来顺进城(1 / 2)

狗蛋去河北山东后,杨来顺也没闲着。

下午,杨来顺去老爷乡开会。开会是乡煤管站通知的。作为产煤县,潞水县在每个乡都设置了煤管站,煤管站属煤炭安全管理局管,专门管本乡镇煤矿的生产和安全。

潞水县之所以叫潞水县,是水多,县域方圆不过两千多平方公里,就有鸦村水库、石岩头水库、西川底水库、响水河水库、四丈沟水库等大小水库十几个,改革开放后,因为挖煤,破坏了地下水层,现在也就只剩下四丈沟水库有水了。

四丈沟水库有水,一是水库地势低,在沟里面;二是从黑山背煤窑抽出来的水,都流入了四丈沟水库。

老爷乡叫老爷乡,是有个老爷村。乡政府设在老爷村。老爷村名的来历,是村庄附近有个老爷山,当地的村民,相信“老爷”的存在。老爷,是一种在当地村民中,信仰的一个神,是上管人间烟火,下管阴曹地府的一个神。现在,开发旅游区,有好事者生拉硬扯,说中华始祖炎帝来过潞水县,说炎帝牵着羊,上过老爷山。这老爷,就是炎帝。反正是传说,扯到哪算哪。

杨来顺坐在会场上,会上说的还是煤窑改制的会。老爷乡几乎村村有煤窑。目前的经营都不太景气。香煤,还勉强能亏着钱运转,一顿煤也就三十来块,顾不住本。几座臭煤窑,都堆着煤,矿工放假,停了产。

乡里的张书记说:“现在煤矿面临的困难,大家都看到了,出路只有一条,改制。县里的文件都明确了,买断经营权和承包经营。变集体经营为个体,才能挽救煤矿。”

煤管站的李站长谈到了煤矿的安全,说:“煤矿不生产,安全不放松。今年咱们县里矿工死亡指标已经有三个了,大家要高度重视,绝不敢掉以轻心。”

然后,各个村的村长和矿长,又各自谈了自己村里煤窑的现状。

最后,张书记强调:“反正一个目的,改制,要不折不扣地进行。黑山背村煤矿,这次是县里第一批改制矿,县委的董书记还想到咱乡,开一个煤矿改制现场会。我想,就到黑山背村煤矿开。老杨,你的任务可不小,一定要在这个月底,完成改制,下月8号,就开现场会。”

散会后,老杨找张书记,谈了谈改制工作的难度。张书记说:“我知道你村煤矿的情况,但你村的村情稳定,你又是村长、矿长一肩挑,广开思路,起个好头,争取在你们矿开现场会。正好,你也有机会接触一下县领导,以后有困难,就能求领导支持了。”

杨来顺走出乡政府,思谋着煤矿改制的事。他想到了他外甥女的女婿,在县里的一个煤炭销售公司,当着销售科长,关系广,不妨去县城问问,看看他有心思搞煤矿没有。

于是,杨来顺开车就去县城。

路途,他给外甥女小梅打电话,问小郭在不在。

小梅说:“舅舅,小郭在哩,上着班,中午回家吃饭。”

杨来顺说:“好,我去见见他,说个事。”

小梅说:“舅舅,你的饭呢!我给你做上。”

杨来顺说:“不用管。”

小梅说:“哪能!你轻易不来。我们中午,就吃猪肉臊子圪扯,你不是一直夸我,做的好吃吗!我多和点面就行。”

杨来顺一听,鼻子里就窜起一股猪肉膘子的香味,想象着哧溜溜吃圪扯的畅快劲,他在外甥女这里吃过几次圪扯,特劲道,可口,使他想起了十几年前吃的圪扯面味道。他高兴地说:“你要是吃圪扯,我就在你那儿吃两碗!天天在窑上吃机器面,快吃坏了胃。”

当地人,把拉面叫做圪扯。就是把面和好、醒开,然后,擀成薄薄的大圆片,把擀丈放在面片子上面,拿刀,便滚擀丈,一刀刀,顺着擀丈,从面片上划过,宽度可宽可窄。然后,一条条,两手拎起来,展开臂拉。也可三四条一起拉。拉细一点,放进锅里煮熟。圪扯,有的也叫犁刀面。宽一点的圪扯,也叫“等嘴面”,意思,面条和嘴一样宽。

杨来顺到县城时,已经是中午12点半多了,太阳正艳,晃得人眼都睁不开。他把墨镜一戴,显得酷酷的,脸右边的一个疤痕,更让他多了几分匪气。他把猎豹越野车停放在煤炭销售公司家属院,到了外甥女小梅家。

小梅家是二层小楼,一排四户,独院。

小梅家在西边第二户。走进胡同,已经闻见了飘荡着的肉香味道。杨来顺一推院门,开着,迈步走进去,喊道:“小梅,小梅。”

小梅从厨房里出来,胸前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迎上杨来顺,说:“来了,舅舅,你快进屋,小郭到门口去买点小菜,你们喝点酒。”

小梅快步走向前,掀开门帘,杨来顺边往屋里走,边说:“喝什么酒,麻烦。”

小梅说:“简单点,天热,人家小郭只要中午回家,就喝一瓶冰箱里放的啤酒。”

小梅让杨来顺坐下,把茶几上放的烟和打火机递到他的跟前,交待说:“舅,你抽烟,我去炒臊子。”

小梅出去了。杨来顺开始抽烟。

不一会儿,小郭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