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你们看,这瘦金体,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风格相当独特。。。”
张莺走了过去,将两块漂亮的玉石分别给了外公外婆:
“外公,这是给你的。”递给了外公。“外婆,你是给你的。”另一块玉石递给了外婆:
“。。。外公外婆,这两块玉石虽说不是太值钱,但是,却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
张莺这么一说,外公外婆乐得眉开眼笑了。
后来,张莺又是说何志成那儿有启功的字,改天带外公外婆去欣赏一下,又是说哪天还带着外公外婆去看看魏燕手上的宝物——龟驮八仙,又是说。。。这么一来,方才算是将那要买启功字的事给打破了。张莺外公外婆虽说是有些难以割舍,却没什么大碍;那刘表妹却是老大不高兴了,一个劲儿对着张莺愤愤地直瞪眼,恨不得将张莺生吞活剥了,吃进肚子里,还不吐骨头。
张莺经常来潘家园。见多识广。
北京世纪公司在全国各地有五百多个联络站,这些联络站经常有人来北京,同时也经常有人来逛潘家园。所以,张莺也就陪着外地的客人无数次光临过这旧货市场。今日的潘家园与长城和北京烤鸭一起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逛潘家园有这么四大乐趣:捡漏、串货、练眼、怀旧。如今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其中有工艺品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凡是爱好收藏的人们都喜欢到潘家园古玩市场逛一逛。而每逢星期六、日,这里更是车水马龙,人潮如海。寻宝猎奇的、只看不买的、中国人、外国人。。。反正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当然,也有像刘表妹这样的人。
在那个骤降滂沱大暴雨的下午,张莺陪着外公外婆彻彻底底地逛了逛潘家园,四个经营区都去看了,外公倒一直是兴味盎然谈笑风生;然而,外婆逛到后来,大约是逛累了,走不动了,便口气秧秧地说:
“别逛了,我们回去吧。”
外婆说要回去,外公不敢犟嘴,便只得打道回府。
出了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大门,回去的时候,一路之上,张莺看到,有些个道路的低洼地段,还是有那么一些积水。
与此同时,张莺还是没有找到邱强盛那双无处不在的眼睛。
张莺外公外婆这一次来北京,也跟何志成及何志成一家人都见了面。大家分别的时间并不长,又见了面,还是觉得格外亲热。
张莺外公外婆这一次来北京,其实是怀揣着重重的心事来的——两位老人既操心女儿张娟娟的婚姻,又操心外孙女张莺的婚姻。
当两位老人就恋爱婚姻问题问讯外孙女张莺的时候,张莺居然是莫测高深地笑笑说,她去寺院抽过签,算过卦了,一切都是命定的。不用急,也不用慌。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了。。。
外公外婆说张莺是小迷信,张莺却说,她是跟妈妈学的。她从小跟妈妈长大,也姓妈妈的姓,所以,一切都随妈妈。。。
外公外婆后来又问张莺是不是打算这一辈子都在北京生活,再也不回武汉了,是吗?
张莺说是的。
外公外婆说,你的户口在武汉,不在北京,那怎么办?
张莺说,户藉制度迟早都会取消的。
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张莺想起——曾经有那么一个周末,她去了大觉寺。大觉寺那敞开着的红漆大门,古老而庄重。她凝视着大觉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她像她妈妈张娟娟一样,也是个见寺院就跪拜、见菩萨就磕头的主,她总觉得那些修习佛法、普渡众生的高僧大德,还有那些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的寺院,都能给人们带来积德行善悲天悯人的情怀。。。后来,她在大觉寺里抽了一签,算了一卦,那大师解卦时说,她未来的夫婿姓何。。。夫婿姓何这一签卦,在此后更坚定了她对何志成的爱慕。她当时站在大觉寺院内呆呆地想,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在还没有寻到最好的东西之前,就一定要好好地寻一寻,别错过了,别漏掉了;可是,一旦寻到了,那就一定要将那机会抓牢了,抓紧了,抓实了。。。然而,她当时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母亲张娟娟会半路上杀了出来,将自己掀了个人仰马翻。。。
“唉——”
张莺这时躺卧在床上,情不自禁地叹息了一声。
“张莺,睡觉睡得好好的,怎么会叹气呢?”
显而易见,妈妈张娟娟这一会儿也没有睡着,没有入眠,进入梦乡。于是,张莺掩饰着自己的失落和哀伤,故作轻松地说:
“妈妈,没事。我在想单位里的一些事情哩。”
“那好吧,别想了。早点睡觉吧。”
张娟娟叮嘱道。
张莺似乎是开心地应承道:
“好的,妈妈。”
这个时候,张莺其实也想早点入睡。然而,她越是想睡着,越是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