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金荣全传> 第61章 在风光中衰落,在惊惶中死去(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在风光中衰落,在惊惶中死去(4)(1 / 4)

蒋介石接到这个方案后,又向很多方面征询意见,不少人都赞同这个方案。最后,蒋介石终于决定了收回游资的几项紧急措施。主要是出售几个所谓国营企业的股票和国库券,同时抛售接收的敌伪物资和美援物资。

这一紧急措施得到的结果,是所抛出的物资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因为消息灵通的“南京客人”早带着大量现款来到上海,这些陌生的主顾比上海的投机商人不但人数多,而且钞票更多。

他们购到的东西,马上就能弄到交通工具运往内地。这样一来,南京政府手中不多的一点东西,眼看就快要抛光,而物价仍未能平定下来,法币一面回笼又一面出笼,上海的游资依然异常雄厚。

这不但是蒋介石所始料不及的,就连上海大亨们也惊诧不已。

一着未成,蒋介石又来一着。

1948年8月19日,南京政府下了一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强令民间所藏的金银外币乃至珠宝首饰,一律交出,换取金圆券。

蒋介石想用这针强心剂,来拯救濒于死亡的经济。

金圆券发行的头两天,物价没有波动。第三天,物价便火箭似地飞涨起来。

蒋介石眼看不行,便派出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和俞鸿钧到上海坐镇。

名义上俞鸿钧是经济督导专员,实际上他看准要失败,因而不肯出面,连开会也要刘攻芳代替。蒋经国虽是副专员,却自恃有“上方宝剑”,便统率“勘乱建国大队”,还招募了不少“信仰”三民主义的青年,组成“上海青年服务总队”,作为基干队伍,广事收查敢于违抗命令、扰乱金融的不法分子。

再说金圆券发行前夕,蒋介石特地把杜月笙请到南京商谈,要杜大力支持所谓“币制改革”。杜月笙从南京回来后,顿觉身价倍增。

黄金荣听说后,心里暗暗责怪蒋介石,请杜赴宁为什么不给我打个招呼。

而杜月笙呢,回来后也没来看望黄金荣,关于党国的“经济政策”,黄一点也不清楚,很多门生前来告状,说好处都让杜门捞了,生意都被杜家抢走了。

“娘的,我总要寻机会告他一状,让总统去治他!”黄金荣有些愤愤不平。

蒋经国一来,黄金荣觉得是个机会,何不借小蒋来敲敲他。于是,黄金荣派人邀请蒋经国到家中,准备盛情款待。与此同时,杜月笙也马上派人去邀请,都被蒋副专员一一回绝。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黄金荣改变策略,让心腹黄振世再次邀请。此时,黄振世已被聘为“勘乱建国大队”的评价委员,他有机会接近蒋经国。

这一天,正好开评价委员会议,会议一结束,黄振世便跑到蒋经国面前,将一只大红请帖双手呈上。蒋经国打开一看,微微一笑,向黄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到隔壁等着。

蒋送走了委员们,来到黄振世处,说:“黄老先生的情,经国早已领了,至于赴宴的事,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不能去。请你转告,请老太爷不必费心,多谢了!”

“专员话我已明白,如果说到黄家去不便,可以到我的‘振社’去,这样,别人就不会讲闲话了。”

“好吧,明天我去你那‘振社’瞧瞧。”蒋经国终于答应了。

从会场出来,黄振世坐上汽车直奔黄家花园,向老头子报喜。一小时后,师徒俩已在四教厅后的避暑别墅里策划告状的事。

原来杜月笙从南京回来不久,得到“币制改革”的内部消息后,便指使儿子杜维屏暗中抢购囤积物资,套购黄金美钞,他才是上海滩上的一只“恶虎”。

第二天,黄振世在“振社”里置好了酒席,便在门口翘首伫足嘹望等待。十二点不到,一辆乳白轿车开来,黄振世迎上去。可一开门,却不见蒋经国,他们是吴绍澍和蒋恒祥。这两人均是小蒋的亲信与智囊人物。

吴绍澍一下车便拱手打招呼:“黄委员,蒋副专员临时有要事,无法分身,只得让我和恒祥来叨扰了。他让我俩向您致歉!”

“欢迎,欢迎!你们俩来了,还不是同副专员来一样!”黄振世和他们一一握手,不停地抖动,显得异常热情。

本来要在酒席间向小蒋进函,提防杜月笙暗中煽动抢购物资的勾当,现在,这些话不便对吴、蒋二人说,于是酒宴在哼哼哈哈天气凉热的闲话中结束。

当天晚上,黄振世就将“计划破产”的事,报告了黄金荣。

身边的几个人听了都很扫兴生气,觉得连连碰壁,瞎子点灯白费蜡。但黄金荣不这么看,他说小蒋能答应到“振社”去,便是友好的表示。

黄金荣躺在烟榻上,呼呼噜噜地烧了几筒鸦片。当他烧到第三筒时,精神大振,脑筋特别灵,一个主意突然跳了出来,招手对黄振世说道:“能不能让大少奶奶出面,志清的交际手段很高,小蒋也许会来的。”

黄振世领了老头子的旨令,跑去转告李志清,李听后想了一会儿,点头莞尔一笑,乐陶陶地走了。

女人的魔力,很多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