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121结盟刘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结盟刘岱(1 / 2)

酸枣的诸侯联军解散了。

原因是粮食吃光了。

比历史上还要早一些解散。

因为刘备多带来了几万人马,多了数万张嘴吃饭,终于提前把兖州的粮食给吃没了。于是,酸枣的关东诸侯无粮而散。既然大家都解散了,自然也和董卓打不起来了。算是完成了刘备“吃货拯救世界。”和“吃货维护和平。”的伟大目标。

当初冀州牧韩馥总是拖拖拉拉,不愿意给袁绍提供粮草,于多方掣肘袁绍。

刘岱知道了之后,当时还非常气愤,写信给冀州从事刘子惠,表示自己的不满,并且表明自己要在征讨完董卓之后,立即调转人马征讨韩馥,他在信中说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

冀州牧韩馥,字文节。

刘子惠将这封信给了韩馥,以示清白。哪里知道,韩馥怀疑刘子惠私通袁绍,于是下令将刘子惠斩首。别驾从事耿武等人挡在刘子惠身前加以保护。耿武又带着部分同僚在韩馥面前表示愿意与刘子惠同死。韩馥虽然没有杀死刘子惠,但是还是下令将刘子惠披上囚衣赶走,以示羞辱。经此打击,刘子惠悲愤交加,不久去世。而冀州士人自此以后,也与韩馥离心离德。

而等到了让兖州出粮食的时候,这位兖州刺史刘岱,也终于认识到,用自己家的粮食,去养别人家的兵马,纯属于是一种脑残行为。于是也以兖州供应了诸侯联军大半年的时间,已经疲敝不堪为由,拒绝再为诸侯提供粮食。

刘岱不肯继续提供粮草,酸枣联军坐吃山空,十万余人吃完了各地征调、支援的粮食后就陆续散伙了。还有些人干脆在附近干起了劫掠百姓的勾当来,和董卓之间的区别,也无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根本就不想进军洛阳了。

刘备早就知道这个结局,也不失望,只是带兵回了青州。

临走之时,刘备找到刘岱,与刘岱把臂盟誓。

刘备对刘岱说道:“这天下本是刘家天下,如今董卓作乱,仗着手中的兵马雄厚,耀武扬威,劫持忠臣,假托帝命以号令天下,天子有蒙尘之辱,黎民有倒悬之苦,刘氏帝位因而出现危机。使君乃是天下名士,海内谁不敬仰,又据兖州大州,当效齐哀王除诸吕故事,扫平逆贼。备也不才,亦是汉室宗亲,又与使君同为一州之主,使君也算的上我的兄长了。我听说诗经有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小弟愿唯兄长马首是瞻,与兄长守望相助,共襄王室。此齐桓、晋文之业也。”

刘岱闻言大喜,他也是汉室宗亲,是齐孝王刘将闾之后,也是齐哀王之后。因此刘备此言,正好说到了刘岱的心里,两人与兄弟相称,刘岱年长,刘备称之为兄,商议之后,刘岱与刘备约定,二人守望相助,若有人图青州,则刘岱举兵相助,若是有人攻打兖州,则刘备举兵相助。

刘岱高兴得了一个强援,刘备则是想要借此来影响兖州局势,免得被曹操占了便宜去。

历史上,百万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刘岱要率军讨伐黄巾军,鲍信劝阻道:“眼下黄巾贼人数众多,号称百万,而我们兖州百姓恐慌,士兵丧失斗志,所以我们不可强攻黄巾军。我看黄巾贼行军毫无军纪,军中也无辎重,只靠四处劫掠物资补给。如今我们不如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又无法攻破城池,不久必然会溃散,届时我们只要拣选精锐士兵,攻击他们的要害,就可以取胜了。”

结果刘岱贪功冒进,不听鲍信“以逸待劳”的建议,贸然出击,果然在东平国兵败身死。

如果没有青州黄巾杀死刘岱,根本轮不到曹操入住兖州。

想要遏制曹操,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把曹操早期发展起来的各种机缘破坏掉。

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军,已经被刘备打败了大半,不会出现刘岱被杀,曹操被迎入兖州的情况。现在刘备又和刘岱结盟,基本上可以确保兖州不会落入曹操之手,估计曹操再想要崛起,只怕是很难了。

想到自己又坑了曹操一次,刘备心中得意,只是我为什么要说的“又”字。

与刘岱盟誓之后,刘备与众人乘船回返青州,一路上众人因为没有打仗,也没有功劳,因此都是有些不悦。关羽道:“本以为此次出兵,我等以正讨奸,以顺诛逆,何愁董卓不灭,国家不兴。奈何众诸侯不听兄长之某,遭致败绩,诚为可恨。”

刘备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京中太傅袁氏一门无辜被屠,天下豪杰皆愿为袁氏报仇。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二人得此人望,相继崛起,各聚众数万,一南一北,窥视洛阳。如今我等虽然粮尽退兵,待到秋收,足衣足食,明年再出兵讨董,未为晚也。”

明年就是孙坚打进洛阳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出来抢功劳,摘桃子,更待何时?

关羽闻言道:“也只得如此了。”

东郡太守桥瑁对于反董十分积极,为了反董甚至诈传三公之书,听闻刘岱不发粮草,致使反董联军解散,于是前来相劝。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