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下的南宫旭正专注地聆听这位藏僧的讲解,四周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那么在藏地的佛教和汉地的佛教相同么?藏地先前的苯教还存在吗?”南宫旭问道。
这位藏僧看看他,点头道:“小施主问得好,贫僧正要讲到这里的渊源呢。”
藏僧接着讲道,在藏地的喇嘛教探究其本源,当属大乘佛教,与在汉地所传佛教实为一脉。当然,汉地的佛教是早在所说的东汉时期就由印度传入,到了隋唐时期已是十分的鼎盛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距今七百年前的前五代赞普拉脱脱日年赞时期,佛教就开始传入到了藏地。由于深受藏地古老的苯教影响再加上地域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密宗和显宗兼修,尤其是密宗的修持,活佛的转世……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教派。
到了中原的北宋时期,藏地佛教开始形成了宁玛、噶当、萨迦和噶举等教派。不仅是这些教派吸收了原来苯教的一些适宜的内容,而且苯教本身也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内容,改进为苯噶教,也称为黑教。在北宋年间,苯噶教在打箭炉一带还很兴旺呢。
后来的数百年间各派加封了三大法王和五王。
“三大法王和五王?”南宫旭觉得自己好像听说过,却又不大清楚。
藏僧点头解释道,三大法王是: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和大慈法王。五王是:赞善王、护教王、辅教王、阐教王、阐化王。
方才讲到的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在她们入藏时各自皆请来了一尊佛像,在拉萨分别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前面讲到的莲花生大师,密宗大师莲花生进藏沿途接纳了苯教的神祇为护法神,以佛法为基础接纳吸收了苯教的一部分。在大唐的代宗二年开始在吐蕃的扎囊建了第一座正规的佛教寺庙桑耶寺,历时一十二年建成。动工的那年是癸卯年,故而在《西藏王统记》中就记载说,‘兔年奠基,复于兔年工竣,历时凡一纪。’。
由此,就可以说是开始了藏地佛教的‘前宏期’。
在大唐的开成和会昌年间,一些不信奉佛教的臣子和贵族不满赞普赤祖德赞推崇佛教,于是便秘密策动推翻赤祖德赞的赞普地位,并由此来取缔佛教。他们先是谋杀了宗教大臣钵阐布贝吉永丹,而后又设下计来陷害崇信佛教的臧玛,臧玛是赞普赤祖德赞的亲哥哥,接着就谋杀了赞普赤祖德赞。他们夺得权力到手后,便推举不喜欢佛法的朗达玛任吐蕃的赞普。
“朗达玛?”
“是的,这样就让朗达玛作了吐蕃的赞普。这个朗达玛还是赞普赤祖德赞的亲哥哥呢。”他接下来讲到的事件可真是骇人听闻。
朗达玛受到许多贵族的支持,很快就开始了扑灭佛教的残酷手段。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黑夜啊!值得赌咒的黑夜!许多庄严的寺院被毁,不少的僧人被杀死,有的被押送流放,还有的被强迫为囊生、堆穹。那些年在那里简直看不到一个僧人。
这位藏僧不仅汉话分外流利,且十分博学。尽管其偶尔说出几句藏话,南宫旭也还能听懂。从他的言谈中,方知这跑马山竟还有这闻所未闻的事。
藏僧继续叙说:“在朗达玛疯狂灭佛之际,许多师父们冒死抢救和隐藏了不少佛教的典籍和法器。其中一部份典籍和法器被极其隐蔽地带了出来,秘密转移到了打箭炉和西宁一带。很有几位师父为此而付出了生命。
在那一段极其黑暗的日子里,朗达玛的势力不断地毁佛灭法拆毁寺庙,焚烧经典迫害僧人。为了争夺赞普的继承位置,其内部各派之间争斗不休,继而长年交兵混战,吐蕃地域被弄得四分五裂。前面提到的佛教‘前宏期’就这样结束了。从此的百余年间就成了‘藏卫无法’……”
“藏卫无法?”南宫旭惊讶之极。
“是啊!由于朗达玛势力极端残酷地灭佛,方才讲了,在近百年的日子里,在藏卫甚至连一个僧人都看不到。没有人敢提到佛法,更不敢公开的信奉佛法,即便是最虔诚的信徒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叼念,期盼着漫漫的严冬快些结束。大慈大悲的佛被抛弃一旁,而苯教的内部却是矛盾重重,长期残酷的争斗混战,只能让人们身陷苦海,更是把人们的心灵搞乱。
小施主啊,你想想看,众生原本追随大慈大悲的佛法和纯朴向善的心灵被扑灭被搅乱被污染……失去了心中那一盏引向光明的圣灯,就只能迷迷蒙蒙混混沌沌无所归依,更可怕的是日子一长,那些心灵的荒野便会杂草丛生妖孽出没鬼哭狼嚎……
人们若是失去了平和的心灵,失却了心中圣洁的明灯,就会看不明前方的大道望不见光明的彼岸,灵魂无所依托,更有甚者竟没了人的魂灵,其无论穿着华丽与否,只能如未曾开化的野物一般,没有平和没了平等也就没了平静,为争夺活命的食物和地盘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花样百出……”
魂灵、灵魂,这便是一切修持的根本。一个人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也不论是否身披袈裟或道袍,如若不追寻那一盏明灯,修持心中的一点灵光,外在的一切说得轻的也只能是装饰,说得重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