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天剑流影> 第二百零八章 折面愁肠高处飞,谋身安命几殊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八章 折面愁肠高处飞,谋身安命几殊途(4 / 5)

李朝就坐在案前执笔起书,以张雨儿在旁亲睹写就信笺,张雨儿低目窥视,见信是唐主亲启,又见她笺上内容多是为李双白在世作证之言,又提及李双白确实不曾与柳枫存有恩怨嫌隙,张雨儿似有料到,也不吃惊,始终微笑视之。

写罢,李朝向张雨儿告辞请退,口称要将信笺交与祀儿,复看一遍有无纰漏,见张雨儿心存疑惑,不由释解道:“姐姐有所不知,自从妹妹被掳劫至此,为求活命,曾投于神君麾下,不敢再有二心,况且子君被柳枫害的冤枉,妹妹早有除他之心,只是苦无机会,适才与神君议定,我们联合来演这场戏,但他们都不相信我,我只好答应尽快凑成此事,是以这封信事关妹妹的前途和性命!”

张雨儿是个没有多大心机的女人,听闻不禁对李朝起了怜悯,感伤道:“你受苦了!”

二人相望,一同伸袖拭泪,临别之际,双双围在燕圣贤旁边,垂目望之。

张雨儿心知肚明,也是燕圣贤这个宝贝,讨得了张衍的欢心,彻底打消了张衍对燕千崇的疑虑和厌恶。

再说张衍,此人性倔,膝下更无子嗣,早年有子也俱已夭折,唯有张雨儿幸存,可惜是个女流之辈,又无心于造船一事。

张衍终日苦恼家业无人继承,就欲为张雨儿择一门中意的亲事,男方最好稳重正直,能够有头脑一些。

谁知去年深秋之际,张雨儿忽然从外救回个壮汉,这正是被傅玉书打致重伤的燕千崇,他跳入一处不太高拔的峭崖,那里尚可逃生,一路跌跌撞撞,蹒跚流落至泗州城外,为张雨儿救入张府养伤。

张衍本也没在意此事,只当是个病汉,伤好后打发其走人也便是了,可实在料想不到这人恩将仇报,有次意乱情迷,竟将自己女儿勾搭成奸。

张衍气急败坏,欲将燕千崇打出府门,奈何女儿苦苦不让。

那时的燕千崇,也无今日的名气,仅是无名小辈,且来历不明,根本不能将自己筹谋朱室复兴的大业说出,张衍欲撮合女儿与之的婚事,最后却犹豫不决。

不料更大的祸事还在后头,一日,他经过女儿房外,偶然听到燕千崇与女儿在内争执道:“还说你爹好,我就不知道他哪里好,他顽固不化,眼高于顶,总是看不起我。又言我油嘴滑舌,专生骗人,做人不稳妥,不是好东西。我说他呀,也说一套做一套,以资历压人,明面上夸下人办事卖力,奖赏金帛财物,实际上嗜钱如命,那银子不过是平日克扣下人工钱的一点而已,这年纪大了,真是……”

话还未完,张衍已拍门而入,瞪视着他,怒火中烧道:“好小子,吃我的,住我的,又抢了我女儿,竟不知足,还敢在此说老夫的不是,有本事不要赖在老夫家里不走!”

基于一段前尘往事,燕千崇与张衍嫌隙极深,那日从李记手下死里逃生后,李记给予他半月期限享受天伦之乐,他便携妻辗转偷回张府,长跪张衍府外,冒着烈日暴晒虔诚认罪。

张衍喜得外孙,不忍女儿受苦,经其好说歹说,与燕千崇冰释前嫌,经此一事,燕千崇也学乖了,轻易不露喜怒,也主动与张衍谈起自己的雄图壮志。

张衍就喜欢女婿存有大的志向,又觉得燕千崇鞍前马后,一味为朱室效力,迄今落得尚无一官半职,甚为可惜。

燕千崇就道,自己不会永远屈就于人下,目前借舰只是权宜之计,一来欲稳住朱室兄弟,防其挟怨暗害,二来想借此与柴太子谈条件。

毕竟朱室与他有养育之恩,若过于绝情,恐为江湖中人看笑话,所以他势必要借到船舰,并言已在外招募到一帮兄弟相助。

只要有了实力,朱室兄弟就会怕他,兴许会生出争夺之心,一旦内讧,柴太子就有利可图。

若柴太子失力,朱室一时也难觉察出自己有异心,若朱室事败,柴太子也会因功犒赏自己。

目今的状态,他不好得罪任何一方,希望张衍从旁协助,并诚恳道:“小婿现今已与雨儿不可分离,此生绝不有负雨儿,小婿与岳父大人实乃一家人也,岳父大人安忍小婿一辈子无法出人头地么?”

于是,事后翁婿二人密谋商议,就密写一封文书送于柴荣,上言朱室与自己都是为太子办事,今唐兵势气逼人,望太子准许我等人马在浍河休养一阵。

祀儿自然也拆看过那封文书,见所说无所纰漏,也不怎么怀疑。

事实上,朱友善与朱友贞得知此事后,都向柴荣上表,言燕千崇所借船舰之任务,是受自家所派。

尤其朱友贞与柳枫一场大战,以惨败收场,不得已抢夺了朱友善所占的荆山营地落脚,但并非长久之计,急需燕千崇引人助己一臂之力。

是以祀儿率先登船,并与端木静渐生隔阂,也非一朝一夕。

作为端木静来讲,只要是朱家人,都不愿他们有所损伤,任何一方如有需求,她都会帮之,在她眼里,并无明确的分家之别。

可世事往往不会尽如人意,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两日之前,燕千崇给朱友善写了一封密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