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98章 定计辽东(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8章 定计辽东(中)(1 / 3)

张朝抬头看了朱载垕一眼,此时朱载垕的眼中所流露出是渴求的神情。张朝明白自己的潜移默化已经对这位帝国的最高领导者产生了影响。通过这大半年的接触,虽然中间曾出现过绿倪这样有损其形象的事件。但总体上这么明帝国的统治者,还是算得上一位有为的明君。

先不谈自己乱入之后所影响了历史进程,单说自己还没有乱入之前的政事;也算得上有为之君一枚。其在即位后能立即纠正嘉靖时期的弊政,而将之前因言而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将道士皇帝招入进宫的方士全部交有司论罪,之后将嘉靖朝时期以道教仪式编订的朝廷礼仪给全部停止。停止嘉靖十年与满朝文武死磕为其父也即是朱载垕的祖父所争取到的明睿宗的称号并取消了其配享之礼。除了这些他也做了些惠及普通民众的事情,即免除民众隆庆元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税!

除了政事,朱载垕在对外也颇有建树。不仅以特区的形式开放了海禁之策,也为后世建设经济特区开创了历史之先河。除了隆庆开关,朱载垕在对北方的鞑靼也有他的建树。首先就是军队大换血,撤出了一大批不懂军事怕死守旧还瞎指挥的文官将领,一改自土木堡之后实行文官治军政策,将戚继光等武将出身的名将奉命调往北方,放手给武将应有的军权。后有推行顺天府巡抚杨兆《烧荒疏》所言之策。派兵马北出长城烧荒,深入鞑靼境内二百里余里,顺风举火,草莽烧焚尽绝,使虏不得驻牧。可以说这烧荒不仅严重打击了鞑靼各部的生产力,对后来的俺答乞贡也起来间接的作用!

张朝清了清嗓子道:“父皇想来您也不止一次听闻儿臣对自己的评价,这是理政不是儿臣的强项,而经济之术才是儿臣之长。儿臣也只能在儿臣所擅长之领域来谈谈辽东的治理之策!”

“辽左之地因其地理决定了其与中原及江南之地在经济上的诧异。前元时期,主要以游牧狩猎为主,耕作次之的游牧经济为主!在太祖定鼎中原出山海关设辽东都司在我大明的治理之下有游牧转变为农耕!这是一种以屯田为制,服务于边政的军事经济。也正是在太祖时期,我大明用军屯之制,完成了对辽左之地的大规模开发!”

“在站的诸位大臣应该都知道这经济除了农业,还有工商也!还是因为地理的原因,辽东都司在手工业及商业,远不如中原发达;更何谈江南之地。与屯田之制一样,辽东都司的手工业主要是为辽东驻军服务的!衣食住行人活着就会涉及到的东西。而辽东都司在这些方面都不占优。无论是制衣的用布,还是用于国防的冶铁业、兵器制造、车船制造都远远落后于内地!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行业做事的多数为军士;如此军士不仅要负责屯田,还得负责兵器车船的制造。如此,军士的训练便得不到充分的满足;长期如此定会削弱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除了上述这些制约辽东都司发展的痼疾,还有便是商业。相信你们也都听闻过我曾经有一个关于经济的一论调:农为本,工为枝干,商为血液。虽然辽东都司的马市贸易曾经是很发达,但最近几十年因我大明与辽东各蛮夷部族关系紧张:使得马市凋敝。虽然辽东与山东和北直隶的经济联系也相当密切。但主要的商业行为太过于单一往往仅限于辽东的人参等药材及辽东的貂皮等皮毛输入内地,换取内地布匹等生活用品。此也仅限于一种靠天吃饭的经济模式。更无从谈什么工业强枝,商业繁荣。”

朱载垕听着张朝的大段对辽东经济现状的描述,思索着张朝所言之事;不住地点着头对张朝以他特有的视角将辽东与内地发展失衡的做了比较。正在思索间听闻张朝的话语又传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的军事经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是辽东的屯田有军屯向着民田的转化。这原本是辽东都司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但却出现了一项我很不愿意在提的事情——土地兼并!因吏治败坏,辽东士族官宦大量侵吞屯田,徭役军士,盘剥地方,掠夺财富!远的我就不谈了,我就说说皇爷爷的八年查办的案子吧!辽东镇守太监白怀,总兵麻循,辽阳副总兵张铭,参将肖萍,参将李鉴等等大大小小官吏不仅侵占军屯之地,还大量强占民田。如此下去我看着这曾几何时富庶的辽东之地,终究要靠朝廷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如此便会更深朝廷的财政危机!”

朱载垕看着张朝道:“朕听了这么多,你所谈的也只是些过往旧政。当然,朕也知晓不知病因是开不好方子来的!你就将你如何为政进行改革之策言之与朕与文武听听!”

张朝看了朱载垕一眼,又转过身看着高拱言道:“自高大人重辅朝政以来,对辽东都司也可是下了大力气进行整治。而首辅大人对辽东都司的整治大致可以归为两大方面。一,破格提拔原山西按察副使张学颜巡抚辽东,使其与辽东战将李成梁相互配合,协同戍边!二、大力对辽东都司的军事进行改革和对辽东都司的政务进行整顿!也正是因为了高首辅的这些举措,才使得我们取得此番辽左大捷!”

被张朝描述为此番辽左大捷的首功之臣的高拱此时心里也不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