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龙云发给内阁的呈文奏疏,高拱转手将奏疏递给一旁的张居正;满怀安慰地对坐于龙椅上的朱载垕道:“还算不错,这广东的官场还没有被完全腐蚀。这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公正廉明,恩威并施。能使地方安定祥和而无盗,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得以耕稼为生。此等贤官能吏放眼整个大明也少之又少,更何况在广东这样一个充斥着贪官污吏的地方呢?若使我大明所有的官吏皆如侯、祁二人这般,何愁有地方不靖之忧呢?合无将本官加以从三品服色奉级,令二人照旧官事,待他日政成民安之日,再另行擢升!”
听闻高拱如此言道,站在一旁张朝立即附议道:“高首辅此言正理也!朝廷不仅要坚决破除贪黩成风的官场之气,也要对象祁钺及侯必登这样的廉洁奉公的能吏做出必要的奖赏和认可。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而榜样则是看得见的实例!用鲜活的榜样教育人,方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各种各样的榜样,如旗帜、如标杆、如镜子,释放出无形的感染力,引导着人们见贤思齐、向善向上。”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而一群好人,可以带动众多民众。让这种正能量不断传递,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榜样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好的榜样,是社会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当朝廷对所有官员做到廉洁者必奖,贪贿者必罚的社会认知;力求做到纲纪严明,奖惩并用;以此来扭转广东地区乃至我大明的两京十三布政司官场上的贪污腐败无为之风!”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载垕被张朝这一番言辞给激起了心中的那已经少之又少的正能量,点着头道:“嗯!皇儿之言甚和朕意!榜样!将高首辅刚刚所言的那两名官员竖立成我大明官员的楷模、旗帜、标杆、镜子;让他们去释放他们无形的感染里,引导官吏乃至民众们的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当朱载垕一番感慨激昂的陈述之后,百官们立即附议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朝起身言道:“父皇儿臣以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官吏和民众了解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的事迹。儿臣思索一二有了一个主意!不知当否?”
朱载垕笑道:“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张朝见礼之后言道:“父皇还得儿臣有个出版社吗?”
朱载垕点了点头,笑道:“这有何不知呢?兴华社吧!他们出版的每期《求是》和《故事会》朕都拜读!”
张朝笑道:“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的事迹,儿臣以为对二人的事迹进行一次全面的报道。儿臣想将二人的事迹写成文章,通过《求是》发表出去让更多的官吏及大众对二人有更加鲜活的了解!”
朱载垕转眼看着高拱道:“首辅以为晋王这个主意怎么样呢?”
高拱一直在细细品味张朝的话语,对张朝的榜样的提法很是上心;再听见张朝要将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的事迹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其创办的《求是》上。短短十几分钟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新东西,却是又点难为他了!
但能出现在这皇极殿中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中精英。虽然,一下子做不出很好的解答;但高拱对张朝要将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的事迹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的事迹。
无论是这种形式亦或者手段都令高拱耳目一新,见礼之后,高拱言道:“之所以要对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二人进行奖赏,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清正廉明、治世为民的一面。而王爷所提出让人将二人的事迹写下来并发表在《求是》这本书刊上也是为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二人的为人、为官的态度。臣对王爷的这个提议表示附议!不知次辅大人以为如何呢?”
张居正见礼之后道:“皇上!臣对王爷及首辅大人的提议也表示赞许和附议。”
朱载垕自然明白张朝的用意,因为张朝曾给他讲解过自己创办兴华社的动机和原因。虽说,张朝讲的比较笼统;但朱载垕还是对这出版社的功用有了个大致了解。之前一直不见这出版社有过张朝所言的任何功效,但今日张朝突然提出要将潮州知府侯必登和惠州知府祁钺的事迹以文章的写出来。这令朱载垕一时没有回过味来,但见高拱与张居正都表示附议,朱载垕也想借此事来看看这舆论的力量到底有没有张朝口中所言的功效。
朱载垕笑而言道:“既然二位首辅次辅大人都同意了,那此事就按皇儿的提议办吧!还有什么事情要议吗?”
高拱再次出列道:“昨日收到山西布政使粱愈发给内阁的文书。臣以整理成文先将其转呈皇上!文书是镇虏卫指挥使龙天呈报大同巡抚方逢时,而方逢时转呈山西布政司的!呈文的主旨是说俺答遣使向镇虏卫求援。言说漠北及漠南之地,遭受到有别于往年的大雪。造成大量牲畜被冻死。期望朝廷能给予一定援助,帮他们度过今冬;来年必报答之!”
朱载垕一边听着高拱的陈述,一边看着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