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6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2 / 3)

议?”

张朝出列见礼道:“回父皇,我对程大人对山西布政使及按察使的弹劾并无什么异议!因为,在我看来程大人的指责全无道理可言,但风闻言事是你们言官的职责。但如果是捕风作影,网罗罪责这可就是大罪责了!”

“我们先来看看整件案件。此案是刑部尚书葛守礼葛大人在内阁会揖上提出来的。我今天倒想问问葛大人可有这汾州知府齐宗尧致死人罪证,还是有荣河知县吴朝的口供呢?”张朝转眼看着刑部尚书葛守礼道:“没有!不会吧!葛尚书,你可是刑部尚书;这刑名之事可最讲究的就是证据!你可不能学言官们来个风闻言事,这可不行呀!”

张朝转身看着众人道:“我也知道当下我大明的刑名之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查看了过往一两之内从各地上报关于刑讯致死人命的案子可谓是大有人在。四年五月,贵州思南知府何维枉刑断狱;致死人命三十四人。其中李忠富一案便致死多达二十六人。官府以贱犯之名逮捕李忠富及其家人,不仅**其妻女还霸占其家产,之后一家让介备讯刑致死。据我了解此案上报刑部之后交给内阁还是高大人做出的批示!”

“高大人说知府何维打死人命数多,当以酷论。但称李忠富等一起系是盗情,真伪尚未明白。若真是盗案,当有别论;若系平人,则非命之多如此,本官当有不止于罢斥者!而今年正月,高大人再次出手下贪酷异常的知府徐必进等二十五人,御史按问追脏!而据我了解,这荣河县令吴朝在做祥符县令时便因性资刚暴而打死无辜之人多达十二人。而地方巡按使却以初入仕途在任日浅为由将其保了下来。转身换了就被人调往荣河县再次做起了县令。如此之人,居然可以再次为官;难道我大明真的是没有人了吗?还是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呢?当然,这件事与高大人及诸位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当时这朝堂之上站立的还不是诸位!”

“吴朝,一个有如此前科之人却成为程大人口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之辈。我到想问问程大人我治下的山西官场就如此不堪吗?想来程大人是才入朝为官吧!还不知道除了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儿子,我还是西北经略使!”

一听这话站在后面的被张朝唤作程大人的言官此时此刻早已是汗流浃背,他这才想起同僚对他的衷告!也明白了如此好事为什么会落在自己一个新人的身上,原来这背后还有这么大的一个雷。看来自己的仕途是走到了尽头了!

而这时,称病许久不朝的殷士儋出列言道:“王爷查察王易大案,整治山西官场成效显著。而这吴朝及齐宗尧介是王爷回京之后才从其他地方调往两地作一方牧守的!”

高拱一听这话,顿觉得头大;两眼喷出的怒火都能将殷士儋烧死了!因为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位称病不朝的殷大人这话中有话,这话语将矛头直指作为吏部尚书的高拱。

听闻殷士儋如此言道,朱载垕知道以高拱的性格定会马上反击;接下来又是一场毫无意义的争吵。于是,先于高拱开口言道:“既然此事已经发生了!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一听这话,张朝知道机会来了;他等得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他授意张晋将此事捅给了急于立功证明自己的程普一这位新晋的御史言官。通过让程普一参奏弹劾粱愈及王国光将此事有内阁摆到朝堂之上来。先将自己与此事摘开之后,再想办法将粱愈和王国光拉出这个政治漩涡!

张朝出列言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先令山西提刑按察使王国光查察汾州知府齐宗尧及荣河县令吴朝。待查实二人的罪证之后,再令有司衙门进行定罪。如果查无罪责朝廷也因就此事给予齐吴二人澄清此事以示公正!”

朱载垕点了点头:“诸位可有异议,如没有什么异议就令内阁拟旨;交司礼监用印,而后下发给山西提刑按察司!”

散朝之后,枉正带着朱载垕的旨意紧赶慢赶地追上了张朝:“王爷!皇上有请!”

张朝一听枉正这话,笑着问道:“公公可知皇上召见我所谓何事?”

枉正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王爷可就难为下官了!不过,昨晚锦衣卫都指挥使曾进宫拜见过皇上;因所谈之事甚为机密,连下官也未曾听闻一耳!”

张朝有些惊异地看着枉正道:“这朱希忠前来见皇上了!想来应该是查察汾州及荣河的案子有眉目了!”

行礼之后,朱载垕示意枉正退下笑着言道:“转眼这京察也以进行了半个月了。你这半个月的表现,枉正也想朕转述了!不错,很好!不仅查办一批庸职无为的官员,还对官场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提出修正!朕知晓你勘察办案之能非常人可以比拟!不知,你对汾州及荣河这两个案子怎么看呢?”

张朝拱手躬身答道:“像汾州及荣河这两个案子显然不是个案,在我大明行政区域可谓是一种长时间的存在!这充分说明了在整个法治方面已经或者长时间存在法驰刑滥司法腐败的想象。故高首辅在其给父皇上的《挽颓习以崇圣治疏》中将‘乱法’列为了‘八弊’之首。‘夫法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