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办事能力都超出宗室成员,使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同时拓展了大块疆土,在国内国外都受到良好的评价。
所以秦君要制衡宗室党必须利用外来人才,要发展国家也必须起用大量外来人才,要防止外来人才擅权乱政搞坏国家,就必须利用宗室党加以平衡,这就是为什么秦国限制宗室党而借重外来人才,没有那个好模式不是用历史的教训成就的。
自献公起就开始限制宗室党的势力发展,到他的儿子秦孝公依靠商鞅变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宗室党的势力,而且得到坚决的执行。秦孝公的儿子和大哥嬴虔都触犯了法律,结果毫不客气的受到了法律惩罚,太子的师傅代替太子在脸上刻字,嬴虔则被割去了鼻子,变法的决心很大,因为秦国历史上受宗室的苦也大。秦孝公铁了心要把宗室党打压下去,利用外来人才的势力建立起秦君的政治权威。
经过商鞅变法的大调整,除了秦君嫡出的支系能够享受贵族特权,其他庶出都不再享受世袭特权,而且没有军功者都不能再享受政治特权,通过这样的法律约束,秦国宗室党的政治能量大大缩水,成为秦王手中可以任意使用的棋子。
秦孝公的儿子惠文王继承了父亲的政策,继续重用那些外来人才,而且限制宗室党的活动,但是宗室党此时像被捆缚的巨兽一样,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继续控制权力。所以,在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举重弄折了腿死去后,没有儿子,就迎立秦武王的弟弟接替了秦王位,即秦昭襄王。宗室党纠集残余势力再次发起夺权事件,昭襄王彻底击败了他们,对公室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
从此,宗室党就被送入了笼子里,但是每一代秦王都在生儿育女,他们都自然成为新的宗室党,所以宗室党也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代代的更新。由于在历史上屡次遭到打击,他们的战斗值和活动性都收敛了很多,宗室党始终会是一股政治势力,而且是秦国政治的基础设施,除非秦国被推翻,树倒猢狲散!然而,人心难平政治凶险,宗室还是要掀起风浪,他的弟弟出事了,他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