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的国术梦> 第五百一十三章少林七十二绝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三章少林七十二绝技(1 / 2)

武术是中国传承千古的文化,传到如今都是用来强身健体,大家也许小时候都有这一个功夫梦,是不是幻想着回到古代,成为一代大侠。 23US.COM最快

天下武学层出不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说天下武学尽出少林,少林七十二绝技更是远近闻名。

言归正传,就这样那古刹和那幅画不知道传了几代人,直至清代,著名文学家李调元来到此庙中游览,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

长老和尚热情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山、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兴,然后把他请入方丈室内,办了一桌丰盛的素宴款待他。

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并将当年那幅字画拿了出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这么一说,兴趣陡增,随着长老和尚指点一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

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这句七字上联,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意也相同,难怪唐伯虎敢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已心中有词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道:“大和尚请借笔墨一用!”

长老和尚闻言大喜,立即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道:“请大人锦上添花!”

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上联之旁,写下一联:“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方丈室中。

唐伯虎留下的是高难度的上联,下联意境、格律乃至整句读音要对得工整非一般人之所能。

李调元也真不愧天下奇才,所对之下联,意蕴深远,平仄相对,整句正反读同音,可列上品!

但仔细推敲,又似略有瑕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联,严格地说必须平仄(仄读zè,平仄泛指诗文的韵律)、词性、意境相对。

李调元所对,平仄、意境均至完美唯“画上荷花和尚画”之“上”是方位词,应对以方位词为佳,以临对上,较为勉强,略欠工整。

而且那“画上荷花和尚画”是可以分解成“画上荷,花和尚画”的!

回头看看“书临汉墨翰林书”,分解成“书临汉,墨翰林书”语意不通!

后来到了民国时期,抗日名将张治中将军游览至此,见了这绝句后又留下了“书中字迹治中书”的佳句,但是同李调元一样只是勉强接下回文联,但是可见张治中将军之文采!

想完了这诗句的来历我微微一笑,回头看了看空悟大师,见大师也正微笑的望着我,立即明白大师用意,原来这空悟大师还挺小孩子气,刚才在武术上其实空悟大师已经输给了我,所以现在空悟大师想和我再来场文斗!

想我那也是琴、棋、书、画,只通画画!怎能怕了这老和尚!

想到这,我在旁边桌上提起笔来刷刷写下一首诗来:

前贤出对意何殊,

后辈应征岂含糊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中秘诀密宗书!

“好!”空悟大师见了拍手叫了一声好!

空悟大师又仔细地看了几遍我这首诗后,将我让至蒲团上,而后也席地而坐道:“常鹏你不只是武功高强,天资聪颖!而且人也谦虚谨慎!好啊!小春他能有你这样的弟子,我都替他高兴啊!”

听到这我刚想客气几句,空悟大师话锋一变道:“但是老衲我还要考考你常鹏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

听到这个问题我楞了一下,笑道:“大师!晚辈觉得现在我这个年纪回答这问题还有点为时过早,现在我只要努力就行了,等我到了您这个年纪时,回想起过去没有遗憾也就是了!”

“哈!哈!哈!”

空悟大师听我说完笑了一会,正色道:“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又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柏拉图说过:“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从空悟大师这样的老和尚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让我肃然起敬,特别是他居然能说出柏拉图的名言来!

“晚辈受教了!还请大师指点一二!”我起身恭敬的行礼道。

这次空悟大师总算是在文斗中胜了我,他那张胖脸笑得仿佛菊花般灿烂,正了正身形继续讲道:“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在教人注重现前生活,不必考虑力不可及的死亡之事!

老衲认为这也不过是无力战胜死亡的妥协之词!儒家面对死亡威胁,倡立德、立言、立行,以期身死而精神思想不死,较卑者则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能否真的死而不亡,仍大可怀疑。

思想、精神、德行、作品,纵使长留人间,亦须依别人、人间社会而存,而别人、人间社会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乃至宇宙,皆为无常之物,皮若不存,毛将焉附?

佛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