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162制举风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2制举风潮(5 / 5)

见”,就有些头痛想躲开。

三月十五、十六,杨时、罗从彦先后在《福建日报》发表文章,指责朝廷滥开杂学、允商籍技户同列科考,对官场的贪腐积弊如火上浇油,更将积重难返,云云……

这是儒学大家首次通过报纸公开反对朝廷的制举改革。这可私底下的信件劝谏和朝堂上的争议不同,影响面更广更巨。

十五日夜,宋之意急急入枫阁,名可秀却笑道:“杨龟山和罗豫章的文章,各州都要转载。这火,烧得越旺越好!”

宋之意皱眉,“宗主,这两位对儒林的影响非同小可……属下担心,广为传扬开去,恐会掀起一股巨大的反对风浪。”

“风浪再大,也掀不翻大船。”

名可秀淡淡一笑,“你道那些豪商们是吃素的么?尤其是海商,个个都是风里来浪里去跟天争出来的胆子!老天爷既然落下一张大饼,这些人岂能甘心被人夺走?”

“咱们坐着看戏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因科举的改革涉及到思想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和官吏体系的变革,所以青西着墨的相对多一些,不敢几笔带过。

备注说明:

1、一赐乐业人:即流入东方的犹太人。

关于犹太人何时到中国,历史学家考证后有四种说法:一种是周朝来华说,一种说法是汉朝入中国,一种说法是唐朝入中国,一种说法是宋朝入中国。但不管哪种说法,宋朝时已有了犹太人,被称为一赐乐业人。

关于犹太人的叫法,是6世纪才有。至于在中国传开,大概是17世纪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华后带来的。

2、关于宋朝的奴婢:

宋朝律令不允许蓄奴。平民因不得已卖身为奴的,最多满十年,主人家必须回复其平民身份。没有一朝为奴,终身为奴的说法——话说比明清的奴隶可是幸福多了。

至于将平民掳去贩卖为奴隶的,从法律上来讲,那是违法的行为。

因为奴婢少,所以宋人多是雇佣仆役,这和奴婢是不同的,有着自由民的身份。

宋朝也很少有官奴,因对士大夫很少实行抄家,所以没有家眷充为官奴或官妓的做法,到得南宋时,基本上已没了官奴。所谓官妓,并不是官员充为妓的家眷,而是不纳税的妓即为官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