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百丈,不利于骑兵冲锋,若依往时,完颜活女早下令骑兵飞撤重整后再攻,但此刻他押着价值千万贯的金银绢帛,万不敢有失——
因此明知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完颜活女却不得不死撑!
曲端率部攻入辎重车队,以伤亡一万宋军的代价消灭五千护车金军,喝令军士作样驱赶骡车南行。完颜活女见状顿时大急,掉转马头率五千骑兵奔出,杀袭向驱车的宋军。雷霜和雷御觑得时机,调出披覆重甲却行动快捷的绿林步军堵截。
混战中,霜、御二人凌空扑出,于数千军中联手击杀完颜活女。
主帅身死,金军士气立时大颓。宋军精神大振,奋勇扑杀。
山峪被一片血红笼罩。
是役,宋军以三万代价歼灭金军二万余,金骑余部三千扔下俘虏骡车向北驰离。
战报传出,北廷人心振奋!雷动在北方朝廷中的威望扶摇直上。
宝石峪一战,成为金军从宋境全面撤军的引线。
金军此战尽失战利品,总值千万贯,完颜宗翰在国内倍受攻击,勃极烈地位动摇,一向中立的完颜宗望却出语相护,使宗翰得以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但金军骑兵的惨重伤亡和战利品被夺,使宗翰威望受到打击,在国内再无力维持他的“亡宋论”,金国内“掠宋论”重占上风,甚至暂与宗翰站到一条阵线的宗望也不支持亡宋占领中原国土的做法。
在这种大风向下,金国认为再占据宋境州城弊大于利,为防止金军被宋军分进围攻逐步吃掉,金帝完颜晟诏命撤军。
其后,金军陆续从中山、河间、定州、保州、雄州等城池撤出,北返幽州。
名可秀曾从政治层面剖析此战,道:“雷动利用完颜杲死后金国不稳的局势和派系斗争,集中兵力赢取宝石峪一战,这是极高明的隔山打牛招式,攻击的就是以完颜宗翰为首的‘亡宋派’。”
卫希颜想了想,点头道:“雷动不打东路,专攻西路金军,除了地形和主帅等因素外,想必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考虑。正如你所说,是为了动摇西路金军统帅完颜宗翰的地位,从背后推动金国全面撤军!”
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看来雷动深谙此道。
名可秀挑眉道:“雷动筹谋不仅如此!打击完颜宗翰,却又不动完颜宗望,目的是让完颜宗翰损而不倒,从而维持金国两权相争的局面。若雷动同时攻打东西两路金军,一是自身损耗过大,二是打击完颜宗望,将会导致完颜宗翰被宗干派系彻底打倒,致使金国政局向一方倾斜!”
卫希颜此前听她讲过金国的权争派系:金帝与长子宗磐为立皇派,宗干为太祖后裔派,宗翰倾向宗磐,宗望中立。宗翰的勃极烈之位仅在宗干之下,近年来随着宗翰军功愈盛,渐渐威胁到宗干地位,两人暗斗不止。皇太弟完颜杲在世时尚有收敛,完颜杲死后两人争斗立时端上台面。
宗磐若得宗翰之助,尚能与宗干一争;但宗翰若垮台,宗干气势立涨,通过控制勃极烈夺得皇嗣之位便非难事。
皇嗣之位一旦确定,金国政局便趋向稳定。完颜宗干为转移国内的矛盾,下一步必会力主攻宋——无论是金国的“亡宋派”也好,还是“掠宋派”也好,皆为野心勃勃之辈。
雷动从来不将希望寄托在金国当政者的“慈悲”上面,那是为奴者的想法!
在这一点上,雷动的作为无疑切合了名可秀的心意。无论她和雷动之间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但在对付图谋中原的虎狼外族上,两人立场高度一致!
***
最初,北廷集大军攻打太原、真定时,以兵部尚书周望为首的一些大臣便建议趁北廷军无法东顾时,朝廷应挥军北上攻下张邦昌伪楚朝廷占据的东京城。
此议被卫希颜以“兵改为重”驳回。
十一月初,宝石峪战报传出后,周望复向赵构奏议:趁北边新战未稳之际,朝廷应先发制人,收复东京旧都。
此奏议得到了一些朝臣的应和,诸如备赵构咨政的一些翰林直学士和翰林待制,纷纷上章附议。赵构颇有些动心,召入两府(政事堂、枢府)宰执征询意见,已升任尚书左仆射的丁起直接将问题推给了卫希颜,道是军机应决于枢相!
卫希颜对周望等人之议自是一语否定!
周望却不甘心,在垂拱殿朝议时公开提出此议。卫希颜站在殿前右首,神色淡然,由得周望、范宗尹、彭黎(宝文阁直学士)等人慷慨陈词。
“卫卿以为如何?”
赵构点名问策,卫希颜方淡淡道:“兵改尚未完成,士兵训练不足,攻城易、守城难!攻打东京不过虚耗将士鲜血罢了!此战无益!”
她心头冷哼,雷动是吃素的么?南廷拿下洛阳便罢了,若连东京也一并拿下,雷动非得全力夺回不可,否则在北廷的威信如何确立?
她和名可秀均一致认为:在金国和西夏未稳之时,中原的南北政权实不宜冒然开战,否则必是便宜了东北和西北的一虎一狼!
卫希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