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94名将少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4名将少相(4 / 5)

粮草不济,必将败退。”

赵桓面带喜色,频频点头。此话李纲同样讲过,但经由大宋第一名将道来,分量自是不同,让人更加沉稳安心。

种师道又道:“最多不过十数日,各地勤王之师大集,尤其西北姚古和种师中率领的西军也将赶到,即便金军东西两路会合,我军三十万亦不惧得。待金人粮草将尽,必将退却。金人若退,我军可追击尾袭;金人若不退,我军两倍于敌,亦可击退而去。”

赵桓再度点头,一番畅谈直至酉时一刻,君臣方意欢而散。

赵桓欲赐三人宫膳,却被种师道婉言谢恩,道是贼酋未退,将帅当与兵卒同食。

李纲深表赞同,四壁守城将士在他命令下吃睡俱在城楼,他本人也亲作表率,连日来均与将士同吃同睡。但卫希颜却无此表率,再晚也必回府歇息,李纲只道驸马与公主恋深情热,不作强求;心下反觉这样也好,卫驸马风姿飘然、秀俊无双,同食同住军士只怕分心恍惚得紧,又哪得专心吃饭和歇息!

三人一道出宫,种师道抱拳先行。

卫希颜凝视那道因腿疾而行走微缓的背影,忖思赵桓将如何安排种师道在军中的位置,突听李纲一声喟叹:“种帅已老矣!”语气中颇有“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酸涩感慨。

卫希颜长眉一挑,李纲此语让她隐生不妥,一时却参不透那感觉。

到得晚间,赵桓诏旨传下,任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统领四方勤王之师,卫希颜突然明了她之前的不安是什么。

大宋执掌军机的原为枢密院,亲征行营设立后,相当于前敌总指挥部,赵桓又许以便宜行事,枢密院便退居其后;此时赵桓却任命种师道为枢密副使,又领四方勤王之师,相当于在前敌总指挥部之侧,又设了一个野战司令部,双方互不统辖。

赵桓此举,自是遵大宋祖制,勿将兵权集于一人之手。枢密院的设立,便是为了防止宰相掌兵,如今李纲以副相兼前敌总指挥,已是破了祖制,赵桓自然不愿将全部军队集于一人之手,遂以种师道为首,再立野战司令部,此为分而治之的权术运用。

卫希颜攒眉,她并非反对重用种师道,相反论打仗,自是种师道强过李纲,她若是赵桓,必以李纲为宰相主政,以种师道为枢相主军,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如今却是两块牌子分头行事,若赵桓这个总统帅擅长战略倒可,能统筹指挥,但事实并非如此。真到作战时刻,宋军是听前敌指挥部的命令,还是听野战司令部的调派?

不要到时候又形成以皇帝为首、一帮文臣为辅的军事讨论会,以赵桓那优柔寡断的性子,怕是三天三夜也难得结果。

卫希颜暗叹摇头。宋朝因五代兵祸而崇文抑武,当年宋仁宗时的名将狄青于危急中平叛得授枢密使,却被朝廷数番疑忌,连欧阳修、文彦博等名臣均力主请罢狄青,致使一代名将郁郁而终;现时的赵桓和李邦彦等又岂放心将军机要务尽付于种师道之手?

卫希颜思忖中冷哼,这金兵不退便罢,一旦退兵,京中掀起的浪潮必是批斗功臣。李邦彦、张邦昌、李梲、蔡懋等,可在一旁虎视眈眈着呐!便算是清流中的吴敏、宇文虚中等,眼见李纲一路飞升,短短十数日便从太常寺少卿升到正一品少傅,更进政事堂副相,论衔论权均在他们之上,难保心底不生嫉妒之意!

政治,尤来污脏!军中行战她尚有两分甘愿,但政治却向不沾手,若陷入这汪泥潭,她还何得抽身赋闲去?

当夜,卫希颜方熟睡,便被宫中来人催醒,奉急诏入宫。

沁州兵败军报传入,威胜军李植挟州降金,西路完颜宗翰金军正逼进潞州。

赵桓连夜召见李纲、卫希颜、种师道三人,福宁殿军议直进行到四更时分。

次日,出城探子回报,金军抓了周边城镇的百姓,逼令伐树、赶制攻城器械,一切昭示着金军将有大动作。

京城的戒备再度紧张起来。四壁巡逻,士兵作训,军器监赶制武备器械,一切在忙碌有序中运转。

宣泽门的水门防御为城防薄弱环节,西城统兵官何庆言经得一战,胆子大起来,请得卫希颜同意,便指挥兵士,将蔡京府林立的假山大石全数拆出,掷入宣泽门闸下,封死河道。

初十三日上午,卫希颜陪同种师道巡视京城防御和军器监,回府已是午时。

午饭时她想到秦无伤,对他身份颇感好奇,自忖出入金营非为难事,便与唐十七相约夜探牟驼岗。

帝姬突然抬头,慢慢道:“姊姊,你若行此危险之事,我当随行,省得在府中担惊受怕!”

唐十七在帝姬美眸哀怨下立时变卦“投敌”,卫希颜独木难支,只得翻白眼放弃。心忖秦无伤受她一剑,比陈袄巷时更严重,估计救活也要落得损伤,想及此,她心中快意无比。

但她的快意心情并未维持多久,便被一道讯报击得粉碎!

下午未时,金军西路元帅完颜宗翰派出的使者驰达东京城下,递上一道挑战函,直达宫廷御座:

『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