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87惊惧忧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7惊惧忧心(4 / 5)

划破夜空,白芒斩断通向驿馆之路,寒光剑影漫天笼下。

童贯大惊□形疾退,寒光如影随形,侵肤欲裂。

只此一剑,童贯便知此人功力胜过他。

连日来因金兵南侵的惊惶不安,加之突于一刻间爆发的对云家人的惊骇恐惧,让童贯在刹那间惊魂荡魄,心胆俱裂下毫无战意,一腾身便扑向密林,意图逃窜。

云青诀湛然面容冰寒冷酷,虚空剑气始终贴在童贯身后一尺处,不疾不离,逼着那阉宦慌不择路,越逃越远离驿馆,越逃越离东京城远去。

云青诀冷笑,带着猫戏老鼠的虐意。

逃吧,逃吧,尽情的逃!

让你在惊惧中死去,在折磨中死去,方对得起二嫂身受之苦!

*****

福宁殿内,赵佶几欲昏去。

“李纲狂悖,竟让朕禅位给太子?”赵佶掷下血书,气得身子发抖。

“陛下息怒!”吴敏正叩首间,一道细密语声突然进入他耳,[伐宋檄文。]

吴敏心中惊讶,抬头看去,见得卫希颜唇挑一笑,他顿然明悟,再度叩首奏道:“陛下,我等臣子每思及金人檄文言语恶毒,辱我天朝之君,便心中悲愤欲绝!”

赵佶眼间一涩,想他堂堂天朝天子,竟然被蛮夷之国如此指名道姓地辱骂,实乃耻辱至极!但金虏虎狼之军,他这大耻大辱又如何洗雪得清?想及此,赵佶心头一痛,他如霸位不去,只怕也承不住这天下悠悠之口和朝臣们的背后议论,更何况……

赵佶转念暗思:如今兵凶危急,这皇位实是不安稳得紧,倒不如先让太子继位应对这乱局,他退居宫后,京都若有危还可及时往南撤……

主意一定,他长叹一声,潸然泪下,掩面颤声道:"罢!罢!卿等晚来再议!"

吴敏闻言一喜,觑眼睇去,见得卫希颜唇角勾笑,更是心下大定,拜别赵佶退去。

福宁殿内,赵佶拿起李纲血书又看了几遍。

“……现大敌压境,国家安危存亡,只在呼吸之间。太子恭俭之德,名闻天下,足以担当大任。若陛下能予太子皇位,则可顺将士之心,以死御敌。如此,天下可保。”

纸面血字浸透,淋漓刺目,显是绝非刺破指头的点滴之血。

赵佶想起吴敏言道李纲刺破手臂,血流溅盆,不由心叹感动,转瞬又思及金人宣战竟以罢黜他为由,心下顿然郁怒,又想起这十数日他惶急国事,直如度日于牢笼中,痛苦不堪……他越下去,禅位之心便越来越定。

但过得一瞬,赵佶又想起皇权富贵,不由又恋栈难舍,一时犹豫不决。

卫希颜向李彦施了个眼色。

内侍主管立时明了,如今官家禅位已是大势所趋,他若趁机推得一把,将来太子登位自有他的一份大功在内!

李彦立即趋前道:“官家,太子仁孝,必能担起国事,为官家分忧!官家身为长生神仙,应安享天下富贵才是!”

卫希颜笑道:“李都知所言甚是!陛下近日神思过虑,长此下去,恐于寿算有损,遑论修炼长生之道了!”

赵佶龙眉一扬,顿然想起太宗遗命的长生之道,皇权虽重亦不及长生可贵,原本踌躇的心思立时有了决断,命李彦将吴敏召回草诏。

当日午时,赵佶正式下诏皇太子赵桓权领开封牧,此职向为大宋朝皇储继位的前兆。

午后未时,太子赵桓入宫谢恩,赵佶又赐排方玉带,此物唯摄政监国者方得佩戴。

至此,朝中明眼之人均揣摩出,陛下有内禅之意。

赵佶准备禅位东宫的消息传出,可谓百家欢喜却也有几家愁。

朝廷百官多数满怀期待,唯蔡京一党和遭贬的朱勔、王黼等人心中忧急,官家若退位,换上太子登基,他们的政治前途便将一片黯淡。

郓王赵楷闻讯惊怒攻心!

他收买班直统领的行动进展不顺,原想可待时间慢慢推进,未料爹爹竟然决定禅位东宫,此消息犹如寒冬大雪迎头罩下,让赵楷手足冰凉。但一向密有联结的童贯不在京,宫中眼线回报蔡京、朱勔曾数度面圣哭泣,均未动摇官家禅位决心。

赵楷在书房忧急踱步,突然心腹亲信匆匆进入,呈上一道暗漆封函。

赵楷抽出信函,墨黑的『效命书』三字跃入眼帘,止不住心下狂喜,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随即命心腹叫入绝杀首领,与之密议良久方遣出。

书房之外,唐十七的身影自假山后消失,目光平淡中隐带一分嘲弄。

*****

江南名花流总堂。

莫秋情平静立于柏树之下,墨璃眸子中却隐有波光。

名可秀左手和右手对弈,拈起一枚棋子微笑,“阿莫,传讯宋之意,依计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附宋徽宗赵佶《罪己诏》内容:

“朕自登基以来,言路闭塞,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奸佞掌权,宵小得志,缙绅贤良之人,陷于元祐党籍,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