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像小牛魔,她自幼就被当做未来的牛族族长夫人,自然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是以二十年后的今天,她不说博学古今,单说学识也不比任何一个同境界学士差,刘恒提起的话题自然难不倒她。
事实上就说人情世故,她也比小牛魔强出不知几条街。
比如此刻一问,明是好奇,实则是在为四人着想。她生怕他们不知道古今修行方式,就被“圣卷”二字迷了眼,日后冒然去修炼,酿成大祸,所以才委婉地出言提醒。谁想不等她把话题引到这上面,刘恒倒先开了口,可见他很清楚这其中的差别,这让她放心之余,真的生出了好奇之心。
刘恒既然选择开口,就没打算瞒她,却也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道:“秦姑娘是明白人,可好像忽略了一些东西。今世常言诸子百家,里面隐隐有种默契,就是非得出了圣人才能独立为一大学派。纵观当世各大学派,无论没落的还是长盛的,其传承的源头都能追溯到某位圣人身上,唯独有一个学派例外。”
不用他直说,秦白早已愣住了,她不得不承认,若非刘恒提起,她还真就忽略了这一大蹊跷。
如果这么一看,唯一例外的是哪个学派?
可不就是武道么!
任她如何冥思苦想,真就想不到武道传承的源头来自哪位圣境强者。连很多已经没落乃至近乎断绝的学派都不例外,可是武道这样堪称长盛不衰的兴盛学派偏偏找不到传承的源头,这真真是一件越想越叫人吃惊的事情。
这里开了闸口,她不由想到了更多的疑点,比如说依照诸子百家之间的默契,没有圣境强者传承的武道,根本不够资格和其他学派并列百家,可是这一条出现在武道身上,好像被其他学派一起忽视了。
没有圣境强者传承的武道,却一直被所有学派承认同为百家,甚至于让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没人提起根本不会留意,仔细想想,这更让人感到惊悚。
要是诸子百家的默契没有出错,那么武道必然也该是来自圣境强者的传承,既然如此,为什么从古至今所有世人都要说武道断绝,从未出过圣人?为何连这圣人是谁都要被天下死死隐瞒?
这其中有何问题?
要是武道真没有来自圣境强者的传承,它又有何德何能,让其他学派都承认它同为百家的地位?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学派为此提出过异议?
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秦白怔怔失神,被这问题占据了所有思绪,越想越是疑窦重生。她忽然再次清晰的感觉到,这个她以为简单的世界,远比她所认知的样子要复杂太多,简单的表面之下,隐藏了太多秘密,深不可测。
“难不成,你们觉得你们找到了武道传承的源头?”不知过了多久,秦白稍微清醒一些,就颤声开口,满是震惊地问道。
刘恒皱了皱眉,“现在真不好说,只能说有这个可能,究竟是不是,还得等到日后谁有机缘修炼到那个境界,才能加以佐证了。”
这并非他信口开河,而是真的隐隐有种感觉,《血炼功》很可能就是武道传承最初的源头。
虽说《血炼功》神异非常,远超世间万千武道功法,但明显可以看出二者的渊源。比如相似的修炼方式,相似的境界划分,相似的攻击招式等等。随着刘恒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血炼功》更像是一个最初最原始的武道功法版本,后世万千武道功法,似乎都脱胎于它,所以带上了类似的烙印。
其实诸子百家,都有类似的情况。
圣境强者的功法传承,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是最适合圣境强者本人的功法,外人想要修炼,就会面临数不清的困难或坎坷。于是圣境强者留下传承,后辈们或者圣境强者本人往往都要在传承功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创造出简化的版本,才能让更多后辈容易修行,有利于本学派的发扬光大。
打个比方,就像儒家,一位儒门圣人诞生之后,其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演化出越来越多的不同版本,导致一脉之下,还要分出众多门派之别,同出一源,又各有各的特色。
这和武道的情况,正是大同小异,也是刘恒做出如此大胆推断的力证之一。
他的推断到底正不正确,现在他真不敢下这个断言,所以才会说要等有人触碰到那个境界,才能明辨真伪。
“没想到,真没想到。”
秦白连连感慨,随后兴奋道:“若不是这时提起,妾身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如此有趣的疑问,叫妾身也生出了兴趣。等回去之后,妾身一定多多打听有关武道传承的事情,一旦有所收获,必然告知诸位。”
刘恒一惊,抱拳郑重道:“那在下就多谢秦姑娘相助了。”
以秦白的身份,肯定比他们更容易找到真相,要是她真有心相帮,那很多疑问说不定很快就会得到答案,比刘恒他们自己去探寻要简单太多了。
“诸位不嫌弃妾身帮不上多大忙,甚至坏了诸位的事,妾身就已经很欢喜了。”秦白轻笑,令人如沐春风。
刘恒不得不在心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