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幻想乡的琐碎日常> FLAG.4 文学少女的写作相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FLAG.4 文学少女的写作相谈(3 / 4)

前途同样渺茫,但他不想放弃,他开始思考着谁能在接下来的艰难困境中带领大伙撑过去。”

“于是他想起了某一个在革命队伍中极有争议的人,他有着明确的革命理论,并且他所做的决策从无一次错误。他不知道革命军该如何挺过危机,人总是在绝望之时寄希望于豪赌,如有万一,他觉得大概只有那个总是能出人意料的家伙能够做到。”

“元帅有一个弟弟,是从起义时就跟着他一起的,不论能力还是决心都毫不逊色于他,但元帅却在临终前把他自己的那一票投给了那个争议之人,也就是我。”

“他太熟悉自己的兄弟了,知道他守成有余却无魄力,所以最后,把连他自己也认为不切实际的期望寄托在了他所无法看清的‘变数’的身上。并临终前,说服了他的弟弟。”

“那场战役革命军死伤惨重,幸存者无不戚戚、在撤离的路上终日彷徨。就在那时,元帅兄弟两人的投票引导了选举的走向,我成为了临时的革命军新任元帅。”

“知道之前我在干什么吗?革命军的后勤总长,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都离担任此职差的远了,但就是轮到我了。”虽然那时莫茗和小萨文也没少在背地里做工作,但那倒不必在此细说了。

“以上就是我所讲的故事,小铃你听出我要说什么了吗?”

……

……

虽然早知他孤身一人在异国成为总统必定有一番不凡的经历,但听着本人亲口说出来依然让小铃震惊不已。

仿佛亲自置身与那个时代一般,一个人以一己之力续写历史的故事,让小铃目眩神迷。

冷静了一会,小铃开口道:

“你是说,要让我的作品被大家接受,我需要保持神秘感?”

莫茗打了个响指:

“虽然存在一点偏差,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存在什么偏差?”

“那就看小铃你更倾向于哪一边了,”莫茗笑了笑,“你是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被众人做接受并受到称赞呢,还是希望你本人作为知名作家而受到称赞?”

这点小铃当然不会迟疑:

“当然是希望书能被接受并且被称赞啦!”

“那么事情就简单了,你需要给小说的作者换一个名字。”

“可是……”小铃理解了莫茗的意思,面色微红,“按理说,如果一本小说足够精彩的话,即使作者不用刻意隐瞒什么,也是能够得到称赞的吧?”

小铃虽然不是文豪,但却是有着成为文豪的心的。因此,并不很理解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接受而隐瞒名字这种做法。

于是莫茗让她稍等。

起身走到书架深处的某地,拿出一本被压在众多书下的、积满灰尘的典籍。

《基督教圣经修订版》——幻想乡之中不会有谁无聊到翻阅这本典籍的人,除了现在正在铃奈庵中的这两位。

莫茗把书上的灰清了清,拿到柜台前摊开。两人都是仔细读过圣经的,也不必介绍它的来历。

“马太福音中,耶稣有这么段话——在本乡本家以外,先知没有不受人尊敬的。”

“路迦福音也说了类似的话——先知在自己的家乡是从不受人欢迎的。”

莫茗笑了笑:“这一点放在哪里都一样。”

“耶稣回到家乡宣讲,人们惊讶地说:‘他不是那个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圣母玛利亚吗?雅各、约瑟、西门和犹大不都是他的弟弟吗?他的妹妹们不都住在我们这里吗?他这一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耶稣受到了乡里人的厌弃。”

“于彼如是,于此亦如是呀,小铃。”

“其实,所谓的先知、天才、文豪,何止不受欢迎,在本乡人眼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在幻想乡中、在你的同龄人中、在所有因外在原因而和你有了日常接触的人眼中,都是不存在天才和文豪的。”

“通常,他们对于一个精神上的非凡之人会发生两种感想——第一,大家经常看见这个人,熟悉他的模样、举止、脾气、出身、家庭状况等等,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他了。在他们看来,这个人无非就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些外部特征的总和。”

“所谓的本居小铃,无非就是书店本居老板的女儿,铃奈庵的看板娘,稗田阿求的朋友,若干身份的相加,仅此而已。”

“倒也不必因此对世态有所不满,这毕竟是人类的天性。”

“大家都生活在幻想乡中,都是在人间之里长大的,他们当然要以己度人,认为你既然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必定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不可能有什么超常之处。”

“理解一下,虚荣心嘛,人之常情,嫉妒是在所难免的。你和别人同样是在幻想乡之中长大,却比那些不学无术之人优秀无数倍,他们一开始当然不相信,后来就不能容忍了,因为这等同于对他们自身沦于平庸的贬低。”

“所以,假如你想要成为知名作家而受人尊敬,首先要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