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探丸郎> 第22章 :众策迎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众策迎立(1 / 2)

一进自宅,程平便摒退了左右,只留下了几个自家门客道,急切的向众人问道:“宫中大火,这想必是周太尉已开始进行计划了!诸位,此般该如何是好?”

一位年老的门客看了焦急的程平一眼,说道:“丞相,如今怕为离弦之箭,开弓则没有回头箭。周世家一等人想必是先行执行了计划,丞相刚刚急中生智,所言倒是先入为主的稳住了大家的心思,一切只需要我们见机行事,如今竟以诸吕的威胁已罢,丞相倒应是思虑吾等究竟是扶哪位新君?”

听闻一言,众门客乃至程平都眉头一锁,忧虑道:“若是周太尉一心巩汉室便倒相安无事,吾甚是怕其歹心四起啊,先前处众臣之中周启良就当着陛下尸首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大家可都听到其语气着实让我嗔吓不轻啊!”

“而今只怕是他们故布疑阵。”

“丞相,甚危啊,下一步究该如何走?”

“在回来之前,我又私下询问过那位内侍赵谈,他把他所知的原原本本的告知于我,他对陛下十分熟悉,据知昨天便是陛下与永靖一起到的长乐宫中赏花,可是各位何曾看到永靖呵?”

一名门客露出一副惊讶之色便呛声:“难不成?......靖儿这究竟.......”

程平思虑了一会,说出了心中的揣测便对众伙说道:“这件事十分诡异,现在找到刘永靖是我们的第一步,他一定知道当晚发生了什么,若是被其他人发现的话,这件事必将波及到我们,尽管非我们所为但是难逃死罪!且周启良一定也会尽全力找到他,虽说帝王非正统但其非嫡亲子嗣仍具有继承性,若被人拿出来搬弄话,此般计划还是会被夭折。”

“臣等明白!”

刚刚说到这,便有侍卫进来禀报:“大人,城中不少官员又来了一批,现在就跪在丞相府外,乞问道新君帝位之制!”

只见是程平眉头一皱,不屑地摆手道:“叫他们回去,本相全都不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除奸佞,料后事,此时勿宜论新君!”

“是!”那侍卫应声退下。

老一辈的门客看出了些许情况,马上热切的抒发了自己的建议:“大人,此事怕是由周太尉那边捅出的事端,这下子究竟由谁继承大统一事便要闹得满城风云了。大人!若真是如大人所言,那么决不能让周启良夺去我们万代守护的汉室江山!眼下陛下次子刘永靖已是不知踪影,况且陛下此下已是非正统之身,纵使吾等有实力,须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百官令难行。”

门客拱手脱出自己所想:“眼下百废待兴,官员摇摆不定,如此风雨飘摇之际,陛下的消息一旦由此传出必定是民心、天下心之惶惶!天下求定唯有找出合适人选登基才对,才好执掌中枢,发号施令,并且因当以诸吕胁迫为缘由捕即下所言之乱臣贼子引出陛下之逝。”

这名门客的潜台词没有说出来,但是程平一听就很明白了。眼下若是民心不安定,各种滋生闹事份子若抓住这次机会反应汉室必危,即便是眼下对策以甚是合情合理的缘由解释了陛下事端,但是安定民心的根本那就是重新诞生一位帝王,执掌中枢权力;各地的官府和驻军若有心者因此事观望的话,包括南军、各州郡县乃至的四十万大军,以及洛阳数万大军,各地正在组建的诸侯雄狮.......若找不到新主迅速登基的话,宣告新主的确立,这些人势必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是继续忠于一手带大他们的汉室呢,还是会投靠诸侯王呢,亦或是自立为王呢?

消息一旦传出,如果确立宣告皇上之死,正式拥立一位新皇,亘在长安与各地文武官员的心里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并且从各个门客的说法中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其中还有一点说道:长安乃至周围早就有人放出了谣言,陛下若是死于非正统之诽言那就要考虑新皇必须是名正大统子嗣,是嫡亲的合法继承人!

眼下里,最最重要的考虑人选就是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名正,不只指的是继皇帝位,还是要为此次事件做一个评介。断不能让任何倒诸吕派出头,此次谋事之久充分而又决心,此下接下来便要彻底的瓦解掉以往的所有吕氏王族。

那么人选必定要是寒门以及代表刘氏宗室的集体利益!不然新皇如何以此事向天下人交代?

这必定要保证刘氏宗室的立场以及正义性,就必须得就这次事件交代清楚新皇的立场以及立场,包括皇帝死亡的结果,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要借大家重新扶起刘氏汉代宗室。

当下程平想清楚了一切脉络,他当机立断的下令道:“首要的,尽全力找出永靖的下落,务必要保证永靖不能落入周氏一族手中,找到他带到我面前,记住一定要封住他的嘴!不然计划必然前功尽弃;次之,吩咐手下人等盯好诸吕旧氏的一举一动,主以赵王上将军吕禄以及吕王而持国权的相国吕产,汉室不能因为改旗易帜的变更,我们誓死守卫先皇交给我们的任务;然则,立即召太仆员吏晁错速来,只要吾等立场不变,选立贤王就由不得周启良胡来!吾等要快马加鞭迅速联络代王,其为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