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给什么言家、涂家的面子,可是却不能顾及沈知府的面子,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不管来自异世的沈灵萱怎么看,怎么想,她都无法改变这种世情。
因此,对于沈老爷在自己的辖下做的事情沈灵萱不怎么感兴趣知道,却对王喜乐和小娘亲说的庙口街的事情更有兴趣。这个王喜乐一看就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而已,却没有那种挑战权威的霸气和爱好,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自己在另一处繁华的街面上有铺子,却非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求租这杏花街上的铺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在沈灵萱和李香秀的疑惑中,王喜乐再次老老实实的开了口。
“姨奶奶有所不知,这庙口街上虽然热闹,却都是些小姐太太们的去处,多是些绣庄、成衣铺子、胭脂水粉铺子以及佛前供奉的香烛铺子一类的,没有糕点、杂食之类的铺子,小的一个做糕点的,过去没啥进项,擎等着赔本呢。”
王喜乐打开了话匣子,为了表明自己没有说谎,又补充着说道,“而且,不是小的自己在庙口街上有铺子,是小的远房亲戚在那有间小铺面托小的代为打理着呢,因此小的对那一带的情况也算是了解,同样大小的铺面,在那里连一半的租金都用不了,甚至稍微偏上一点的,一年四十两银子就能拿下,我给亲戚代管的那个小铺子,铺面虽说小了点,可一年二十两银子就租出去了。”
似乎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妥当了,王喜乐马上又恢复了生意人的本色,笑着说道,“姨奶奶别听我瞎咧咧,杏花街这铺子是顶好的位置、顶好的铺子,要是姨奶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吩咐小的,只要小的能做到的,绝对没有二话的,姨奶奶尽管吩咐。”
王喜乐该憨厚的时候不扯谎,该精明的时候也挺会说话,终于把李香秀说服了,也逗笑了。
李香秀抿了抿嘴,轻松的说道,“我不过是随便问问,既然杏花街那边的铺子和庙口街差别这么大,咱们就按照市价走,王老板方才的提议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就按照每半年八十两好了。至于咱们宅子里吃点心,还是要花钱买的,这一码归一码,不能让王老板亏了本的。”
“姨奶奶太客气了,”王喜乐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坚持着说道,“就是没有这档子事,咱们孝敬姨奶奶和二小姐几盒子点心也是应该的啊,更不用说现在姨奶奶这么照顾了,小的要是连几盒子点心还心疼,那成了什么人了?以后哪里还有脸出门啊?”
说着话,王喜乐马上从袖子里掏出了几张一早就备好的银票,取出了一张五十的,一张三十的,恭恭敬敬的放到了李香秀面前的桌子上,恭敬的说道,“姨奶奶,这是今年下半年的租金,请您过目。”
“没想到王老板还是的急性子啊,”李香秀打趣了一句,吩咐沈旺,“收起来吧,入了宅子的帐上。”
“是,姨奶奶。”
沈旺应声上前收了银票子,也收起了沈灵萱的另一种渴望。
其实,在方才听王喜乐那么小心翼翼的主动要求涨租金的时候,沈灵萱的心里就在悄悄的打着一个小算盘了,后来又听他说起这杏花街铺面和庙口街的铺子,沈灵萱那个念头更强烈了——那就是他们不收王喜乐的租金,而是用铺子入股,年年拿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