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石头冲传> 第3章 石头冲出了个养鸡大王温北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石头冲出了个养鸡大王温北英(1 / 2)

人,都是从历史走过来的。在石头冲村中众多俊彦中,要数温北英居功至伟。在他的历史上——

这是公元1936年10月的一个夜晚。

半边明月,从天穹流荡的云缝里不时探出好奇的脑袋,窥视着变幻的人间。

寂静的村庄,路边的小草,广袤的原野,农舍的柴扉,都沐浴在一片淡淡的银色月光之中。

在广东省新兴县簕竹镇石头冲村的一间青砖瓦屋里,有位穿着长衫马褂、风度翩翩的先生来回踱着步。那清秀俊美的脸上,在昏黄摇晃的油灯映照下,焦躁不安,不时伸长脖子,往里室窥望。

时近子时,乡邻们多已酣然人梦。连那些喜爱吵叫的家犬也疲惫地趴在各家门角打瞌睡了。但不时在附近传来的春虫、蛙鸣的嚣叫声,使他更加心烦意乱,坐立不安。难鸡的啼鸣,

这位先生姓温名德甫,年方18却已出人头地。

温德甫十载寒窗虽不能大魁天下,但也得了一个不算很差的职位来做——在新兴县立高等小学任校长。小小年纪已贵为一校之长,可谓少年得志。

到了子时,忽然,从天上飞来一只飞禽,在这间青砖瓦屋顶上盘旋,“吱吱”叫了几声便停立在屋脊顶正北面。

飞禽的叫声引得屋内那只公鸡也跟着啼鸣起来。。这时,从里室传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如同划破晴天的霹雳,震动村野的夜空。

随之,一道红光从里室飞腾而起,透过窗棂,冲上浩瀚迷茫的天穹,将附近映照得一片通红,引来了彩瑞千条。随后,霹雳一声春雷炸响,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如穿云裂石、振聋发聩,接着一种芝兰的清幽香气,从里室荡了出来,往四处飘溢。就这样,后来被“全国科协授予科学致富能手”的一代“养鸡大王”温北英呱呱堕地了。

就在温北英出生当晚,其父温德甫在校遭劫匪绑架勒索,因此,温德甫说他这个儿子一出世就妨父,便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北英。希望他长成像北方汉子一样高大威武,做一个英雄豪杰,不被劫匪、贼人欺。

石头冲村地处偏僻云雾大山,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地势平坦开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这里民风纯朴,人民勤勉,奋发进取。

温北英出生的那个年代是一个不太平的年代,因为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他出生的第二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无耻地踏上中华大地,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侵略战争。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饱受战乱的折磨与苦难,在水深火热中顽强地战斗与生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北英在炮火硝烟中度过了他大半个童年,“落后就要挨打被欺负的教训”,已不可磨灭的成为了他童年记忆里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又是四年解放战争。新兴临解放前,国民党地方政权摇摇欲坠,土匪山贼乘机作乱。有一小股贼人三番四次来到石头冲这个偏僻山村偷盗抢掠,由于村民合力联防,损失不大。

这天,又有一伙贼人来到村中打着“借粮”名义进行勒索并绑架了温北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贼人押着温北英上门叫温德甫拿5000元钱赎人。由于温德甫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贼人便将温德甫捆绑起来,劫走了他家中的耕牛等所有财物,还开枪打死了的温德甫。新兴有名的一代文人、风华正茂的才子温德甫就这样丧生在贼人的枪口之下。万幸的是,温北英凭着机智避过了此劫。

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温北英后来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赫赫有名的广东温氏集团开山鼻祖(此是后话,容下再叙)。

当新中国成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共庆这一伟大历史性时刻,而此时的温北英,已经成长为一年满13岁的翩翩少年。当他看到父老乡亲眼含热泪,奔走相告欢庆时,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自强自立,不受外敌的侵略。

新中国饱经磨难后终于建立了。但是,此刻的中华大地已经被战争折磨的满目沧痍,就像一个重病患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复元。在这一段日子里,中国人民不仅要收拾战争的残局,还要应对天灾人祸,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温北英的家庭也不例外,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小北英,家境十分凄凉。温北英天资聪慧、自少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耐劳、顽强进取的品质。

当同龄人依然在家受到父母亲的疼爱,或迷恋玩乐时,温北英却过早经历了人生劫难:遭贼人绑架、目睹父亲惨死贼人枪下。。

少年时期的温北英,过早地就经历了人生劫难,使得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烂漫,过早地成熟老成起来,也比同龄人提前大跨越了一步。

父亲被劫匪枪杀后,聪明伶俐的小北英只好一边读书,一边帮助母亲做家务活,养鸡养猪,下田干农活,还上山打柴割草,挑到簕竹圩卖,为慈亲分忧,自小就养成了不怕劳苦,顽强进取的品质。

母亲勒紧裤带,节衣缩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