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谋定天下之扶明> 第16章 拯救大帅毛文龙 (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拯救大帅毛文龙 (中)(1 / 2)

海船到了旅顺口,也算正式进入了东江镇的地盘。王启年算算日子,便命船主停下休息一晚,船主自然也十分乐意。沿海岛屿靠大陆一侧的航道都结了冰,海船只好在靠大海的一侧航行。这下风浪更大。海船颠簸,不管走路、睡觉都是摇摇摆摆的,待在海上半个月了,都已经腻味船上的生活了,反正客人不赶时间,不如短暂休整下。

王启年带着杨二狗以及莉莉上了岸,找了家偏僻的客栈,包了一个院子,住了下来。当天晚上,王启年拨通了郝仁的电话,一番商谈后,把生橡胶、硝石、和红磷传了过来,照样满满的堆了一院子。生橡胶这东西虽然大明没有,不过南亚的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半岛等地方盛产。既然是这个时空有的东西,自然也能传送过来。

第二天一早,船主给海船补充完淡水、粮食等必须品。便赶来王启年这边请示何时出发。到了客栈,一看满院的物资,心里才明白过来。开始还以为这位东主脑子有问题,包了这么大的一艘海船,就运了几十个小木箱,这不是钱多烧的么?原来这边还准备了这么多货物,这才合情合理嘛!和现代社会的计程车司机会推荐相熟的小姐一样,经常跑海的船主自然也有相熟的苦力。请示过王启年后,船主便找来了大批的苦力,花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把物资搬上了海船。于是众人不得不多停留一个晚上。第三天清早,海船又重新起航,正式朝皮岛驶去。

王启年仔细掐着时间来安排航程,终于在除夕前一晚,海船来到了皮岛。这也是王启年深思熟虑后的安排。挑着新年的日子,以贺岁的名头来皮岛,也能增加逃命的机会。即便毛文龙真的如传言中那么凶残,新年期间,谁都希望有个好兆头,只要不是战事,能不见血尽量不见血,能不杀人尽量不杀人的。即使要被砍头,至少也得拖到元宵之后出了年才会动手。到了元宵的月圆之夜,凭借莉莉变身后刀枪不入的彪悍,自己有十成的把握逃出生天。众人下了海船,王启年也不顾自己的举人身份了,小命要紧,万一这要是喝水被噎着的,真的被毛文龙下到死牢里面,准备正月十六开刀问斩。自己凭借莉莉在月圆之夜逃了出来,经过一晚上的逃亡,第二天早上才逃到海边,结果到了海边一看,海船已经开走了,自己就只得抱着变回小白的莉莉跳海了。便拉着船主的手,反复叮嘱海船一定要在这里等到正月十六。并打赏了船主一箱铜钱以做花销。船主看到举人老爷这么的“平易近人”,早已经感激涕零,自然发誓一定会等到正月十六,如果没见王老爷过来,才会再做安排。

众人下了船,船主和船工们自有去处,略过不表。王启年领着杨二狗和小白,问了路,来到了毛文龙的总兵府前,投了名刺和礼单。便领着一人一狗找了家客栈,安心住了下来,等候着毛文龙的召见。

毛文龙最近忧心忡忡,光今天就不知道发第几次火了。下人们都小心翼翼的,唯恐触了霉头。眼下,大过年的日子,依照以往惯例,朝廷都会补发一些粮饷,也好让下属们享受一下皇恩,省的影响士气。今年却是异常,自袁总督上任以后,屡次来书要核实兵员。这种海外飞地,兵员核实是这么简单的么?今天张三带着几百人来投,明天李四又带着几百人跑了,总人数都没个定数。何况自己的部下多是半农半兵,没有战事的时候,一个个拎起锄头,变成农夫,屯田养活自己。一旦战事开始了,农田里面的庄稼也顾不上了,一个个扔下锄头,拎起武器和建奴拼命。可以说除了妇人孩子之外,人人皆兵。也可以说除了几千精锐外,人人皆民。自己三番五次上书说明情况,却惹来袁总督一纸公文。自今以后,凡东江粮饷,待核实兵员后一并从觉华岛发运。登莱等地,即日起严禁向东江运送物资。并禁登莱等地商人入海。江东镇老弱病残加起来一共有二十多万人,每年朝廷缺却只肯给三十二万的兵饷,算起来每人每年一两银子多一点。此地又属海外,物资全仰仗大明和朝鲜海运,黑心的商人无利不早起,物价都是内陆的一倍以上。这点兵饷当得了什么用?自己只好用半兵半农的法子,屯田自备了一部分钱粮,再加上贩卖人参貂皮给海商筹措了一部分,偶尔还能从建奴那边抢一部分,每年都是将就着对付过去。眼下正是寒冬,袁总督断了朝廷的饷银不说,还禁止海商过来贸易,人参貂皮也卖不出去。屯田冬天又没有产出,连建奴也变聪明了,沿海三十里以内禁止民众居住,每次都得深入内地去抢,收获一次比一次少。真的是山穷水尽,无法可想了!

书房内,毛文龙正在为年关给下属的犒赏而发愁,书房外,一个年纪轻轻的亲卫快步走了过来,轻轻的敲了敲门,禀报道:“禀大帅,有湖广举子来拜!”正在书房内大骂文人误国的毛文龙当然没有好脾气:“不见,叫他滚!”门外的亲卫却多少知道毛文龙现在的心事,要想让下属特别是身边的人死心塌地,适当地让对方介入自己的一点私生活是必要之举。知道毛文龙烦心事的亲卫接着说道:“大帅,您还是见一见吧!这个举子不比别人,可是有大礼奉上的。”亲卫一般由比较机灵且忠心的人担任,毛文龙见亲卫如此说,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便打开了门,接过了礼单。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