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银镶卫> 第34章 得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得益(1 / 2)

莫荀在西北长大,从小便和那些马贼打仗,见惯了尸体,所以此时也不像其他人一般害怕,心里想着,“这些是江湖人的仇杀,要不要把他们埋起来?把他们埋了又会不会惹来麻烦?可是自己是银镶卫,就算还没入职,也算是半个官家中人,哪能让这些尸体被野兽吃掉,”于是现在四处找找看有没有可以埋掉这些死人的地方。

过了片刻,他便在离尸体大约二十米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天然的石洞,大小正好适合把这五人一切埋掉,回身去搬运尸体。

莫荀在京城出生,但是他从小便跟着父亲去了西宁,在西宁经常又异族强人来袭击,所以莫荀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帮忙搬运战死的平民和山贼的尸体,对埋葬尸体的工作一点也不抵触。

回到尸体旁边他先是把贾通玄的尸体抱到洞穴里面,轻轻放在石洞的最里头,想了想,又把贾通玄全身的衣服脱个干净,把他身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边,回身便去把其他尸体一一抬过来,所有的尸体都是如法炮制,全部被他剥光,其实裸葬是西宁地区的一种风俗,西宁地区比较贫穷,天气又是寒冷,有些贫苦的家庭整家十几口就只有几件衣服,需要出门的人才能穿上衣服,因此那些死人的衣服往往会被剥下来给活人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莫荀的父亲是镶卫百户,家境在西宁算是中上等的了,虽然不用穿死人的衣服,但打扫战场是西宁孩子的一份天职,就算是百户的儿子也不能例外,在生活习惯上,莫荀已经很接近西宁人了,下意思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倒不是他想贪财。

处理完死体后,随后莫荀开始清点好死者的遗物,看到有几本武功秘籍和一些银两,银子大约有四十多两,不过他在贾通玄的身上发现了一个油布包裹,里面装有十多万两的汇通宝钞,这些宝钞把他吓了一跳,他出生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那么多银子,不过莫荀的表现很平常,没有大喜大悲的心态。

莫荀拿着宝钞,想不通贾通玄为什么要带上那么多钱财在身上。不过按照西宁的风俗:“谁帮别人收尸,那尸体的遗物便归谁”让他理所当然地收下了那几十万两银子,

这风俗在西北大为流行,已经算是一潜规则,因为西北战乱,马贼众多,常有人被杀,为了免得落得暴尸荒野的下场。帮忙埋葬尸体的人便可以拿走死者的遗物,这是一种变相的报酬,一般人拿了遗物,便会把尸体埋掉,所以在西北的人通常在身上带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目的就是如果出了意外还能被人埋葬,免得尸体被野兽吃了。

莫荀心安理得地把那十几万汇通宝钞收了起来。其实这些银两是穷家帮的家底,盐帮灭了穷家帮之后,虬髯大汉便把他们直接赶走,盐帮还来不及搜刮出穷家帮的财宝,最后让贾通玄这个穷家帮帮主得了去,贾通玄后来要逃到北漠,才把所有的钱财带在身上,原本是打算东山再起的资金,想不到白白便宜了莫荀。

其实有一点是莫荀不知道的,他从尸体上找到的几本武功秘籍更是贵重,在市面上就算是一本最普通的武功秘籍都要好几百两银子,在贾通玄身上找到的那几本武功秘籍是绝学,更加值钱,因为那是绝学,拿出去拍卖,得到的钱比他兜里揣着的十几万两要多得多。可是他不懂武功,对那些武功秘籍自然不敢兴趣,便把它们都埋进了石洞里面。

莫荀把洞穴封好。随后在洞穴前面一把火将死人的衣服烧掉,当做是上香了。

莫荀又害怕引起山林大火,便站在那里等火熄灭了之后才走。可是就在这时,他看到火堆了有一件黑色的背心怎么也烧不着,他用棍子把那背心挑出来,放在柴火上烧,等了片刻,那件黑色的背心还是安然无恙。看上去黑漆漆的,光滑无比,于是他把背心挑到不远处的小溪旁边,扔进水里面,可是背心在水里飘着,像是轻纱一般柔软。

莫荀把它捞起来,拿在手上,只感到入手便是一阵柔软,他拿着背心的两个袖子用力一抖,原本湿透的背心立马干爽起来,上面再也没有留下一滴水分,而且背心摸上去轻轻柔柔的,一点也感觉不到重量,莫荀很是喜欢这件背心,他能猜得出这是一件难得的宝贝。于是便脱开外袍,把黑色背心贴心穿着,再套上外套,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穿死人的衣服,心里还是有点怪怪的。

其实这是一件由玄冰天蚕蚕丝编织而成的天蚕宝衣,这天蚕宝衣刀枪不入,剑气刀罡难破,原本是雪山派的镇山至宝,可惜在三十年前被门中叛徒偷了出去,而偷了天蚕衣的叛徒正是那个白面青年的亲生父亲,白面青年的父亲又把这件天蚕宝衣送给了白面青年,可惜白面青年被贾通玄用铁棍打断头颅而死,身上的天蚕衣对他一点帮助也没有,最后便宜了莫荀。

莫荀穿好衣服,便向着白水镇走去。进了白水镇,直奔码头,渡口里只有一些货船在卸货,没有客船可以乘搭,便回到镇上,在面临官道边的一家客店买饭吃,待到他在客店里坐下,天色已然变的阴霾,过的片刻,便随着一声春雷,下去小雨,店伙送上饭菜,是一碟熟牛肉,和一份红焖豆腐,还有一盘米饭,莫荀这天只吃了几个馒头,早已饿坏,闻到牛肉和米饭的香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