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穿到后宫文备胎身上做知县> 第59章 葫县奇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葫县奇案(1 / 2)

王晨坐于大堂主座之上,这本是县太爷的官座,但此时却没有人跳出来指责他,

因为所有人的眼光都看着王晨手中那薄薄的状纸,一时间,葫县大堂中竟然寂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清。

状纸的内容也很简单,说的是杨茂鹏有一个妹妹杨氏,在一年以前嫁给了林贵的大哥林富,婚后林富时常打骂杨氏,后因照顾婆婆不周,被林家兄弟二人合力杀死。

而林贵做了数年衙役,深知杀人偿命的道理,所以怂恿林富借口杨氏失踪到杨家大闹,名为寻人实为脱罪。

听完讼状的内容,所有书吏的眉头都皱了起来,特别是程义,脸色发黑,几欲起身质问杨茂鹏,却被同僚按住,这才没有发作。

堂中众吏的动作都收在王晨的眼中,但他不认为这些人是出于官官相护,才对杨茂鹏横眉冷眼的。

明代县衙有教化的责任,县内大案众多必然是教化不利导致,但葫县原县令乃是土官,朝廷不会因此责罚,而现任县令尚未上任,这罪责也不会扣到他头上,那么被责罚的就只有各个书吏了,特别是程义,甚至可能丢掉官职,谁让他是刑房书吏的?

可即便是县令也只有收下状纸的权力,没有拒绝的权力,因为明制,州县官府只对杖一百以下的刑罚有定罪权,像这种人命官司只有上级官府才有权处分。

看了眼未来同僚求情的眼神,王晨心中冷笑一声,本不欲理睬,但当他把目光转到堂下,看到满身伤痕的林贵时,不由又犹豫起来。

少年时王晨曾四处游学,曾到过葫县,因为林家是耕读之家,还和王晨是老乡,所以王晨曾在林家寄住,而王晨和林贵年龄相似,相谈甚欢,之后结伴游学近一季之久。

只可惜林家老父早亡,顶梁柱一倒,本还算富裕的家庭立刻陷入贫困,林家大哥林富下地耕作,而林贵则放弃了科举的机会,进入县衙成了一名衙役。

衙役在古代被称为贱役,在明代时可以父子相传,算是一个铁饭碗,但是衙役包括子孙都不能当官,也不能参加科举,甚至捐纳买官都不行。

即便是脱离了衙役,也要到三代以后,重孙子辈才允许重回科场,或捐纳买官,这对于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林贵,绝对是个巨大打击。

当然如果你主角光环加身,就不用如此担心了,

君不见,虽然狱卒也属于衙役,但叶天子叶英雄,不就可以科场高中,升官加薪,迎娶白富美,当大明律如厕纸吗?

可是即便林贵与王晨有旧,若是林贵真的杀人害命,也不意味王晨会徇私枉法。

但这状纸上所写,一切如亲眼所见,却一无人证,二无无证,除了猜测就是臆想,哪有半点实据。

再看杨家人数众多,气势汹汹,林贵二人被压的不能反抗,也不可能因林家势力,而使证据不能采取。

想到这,王晨心中便有了定论。

“杨茂鹏,你可识字?”王晨的问题让堂中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小人识的。”

“那好,这状纸有些地方写的不明,你给本官读来听听,以防遗漏,”说完,王晨便示意旁边的站班衙役把状子转递给杨茂鹏。

可衙役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动手,而王晨连名字都叫不出,也不好点名。

这官场上,官、吏、衙役各成一派,所以即便是花晴风,因为孟庆唯从中阻挠,赴任数月之久,连一个衙役也不认识。

这时田大有甩开丁茂才的手,大步上前将状纸接下递给杨茂鹏。

可杨茂鹏接下状纸看了半天,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程义在旁边偷偷一瞧,登时大笑道:“倒了!”

原来田大有转递的时候可没管上下,杨茂鹏竟然是倒拿着状纸端详了半天。

王晨轻松了一口气,看来事情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杨茂鹏,这状纸可是外人为你代写?”啪的一声,王晨狠敲公案上的惊堂木,厉声喝道:“如果你再敢欺瞒,我可让你知道王法森严!”

“小人有罪,小人有罪,”杨茂鹏磕头如捣蒜,解释道:“不敢欺瞒大人,状纸是我家哥哥杨顺举所写。”

“你哥哥,可是同父同母?”王晨问道。

“非同父,也非同母,我家迁到葫县时,与本地杨姓人家共居,按辈分,我应称杨顺举为哥哥。”在王晨的厉声喝问下,杨茂鹏不敢再多加思索,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原来是同姓不同宗,”王晨心中大定,从“执”字签桶中抽出捉人的签子,才想起自己除了林贵,对这班堂下衙役一个都不认识,

但王晨并没有因此呆住,扫了一眼刚才转递状纸的衙役,道:“你,你去将杨顺举提来。”

田大有接过签子,却没有立刻动身离开:“回典吏老爷,不用出衙提人,方才我看到杨顺举就在人群之中。”

有熟悉本地的衙役帮忙就是顺手。王晨暗暗的想。

这边还在想着,那边田大有却从人群中带出一个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