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中止支持东南亚各国民众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
声明之后,陈皓就不再出现于公众场合,专心准备他北上访问北京的事宜。原来,在海南岛战役正式结束之后,中工中央领导李德胜主席正式邀请他北上,就双方今后的深入合作进行新一轮的战略双边对话。
10月20日,陈皓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工中央领导人李德胜、刘奇、伍豪、朱玉阶、陈雲和邓希贤专诚在机场迎接。如此多的领导人物,彰显出这次的迎接规格可谓隆重。
陈皓刚一出机舱,就被中工方面深思熟虑的细节安排折服,让首次感受到国宾待遇的他连连叫爽,要换在前世,自己哪有这个资格?要知道,在前世,外交部副部长到机场迎接重要外宾特别是外国元首已是惯例,而如今,自己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但还没有建立被世界承认的所谓南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工领导人全部出席机场迎接,如此高规格的方式足以看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而接下来,餐桌上的隆重礼遇,让陈皓再次感受到了中工领导人的缜密心思,也从中看到了隐藏很深的政治精髓!
陈皓十分清楚,自从热河抗战爆发后,中工方面就曾出过外交代表团访问苏联,希望这位老大哥能助一臂之力,援助一下内忧外患的兄弟之邦,但斯大林却以种种借口婉拒,后来实在避不开伍豪总理三番五次的求见,就要求中国代表团以外蒙古利益为要挟,要求有偿提供军援的同时,又希望时任代表团团长的伍豪总理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关于外蒙古的事情,中工方面历来就不承认过去三民政府割让外蒙古默认其独立的事实,可如今情势不由人,虽然中工在热河陈兵数十万,又有陈粟这样的良将指挥部署,但是中日之间的巨大国力差距,战争的残酷性时刻挑动着中工领导人的神经,新中国政权随时又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颠覆的可能。
幸好这个时候,社民党毅然援华,无偿提供了大批包括枪支坦克火炮飞机等武器装备,这才从根本上缓解了抗战局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工方面领导人才决议停止向苏联老大哥求助,李德胜甚至十分硬气地撤回了代表团。
到了这个时候,特别是社民军援华航空队成功袭击日军奉天机场后,斯大林才知道做过了火,赶紧派仅次于他之下的苏联二号人物日丹诺夫访华弥补关系,当时中工领导人李德胜等人虽心里有气,但又不便明说,所以在迎接规格方面的标准进行了降低,特别是伍豪总理命令,不办国宴,只以老规矩四菜一汤招待之。
当时,中工和社民党方面的合作还未深入开展,加上又一直对外保密,受到冷遇的日丹诺夫武断地认为社民党不可能会有更深入的提供军事援助,毕竟社民党目前也就防城那么巴掌大的地盘,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强大而完备的军事工业基地,可他哪里知道社民党有红警科技支撑,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所以,当他又提出,搁置外蒙古问题,可以向中国方面提供有偿军援时,不免就碰到了钉子,当时李德胜就软中带刚地回绝道:“都说中苏两国是兄弟国,我看不尽然,虽说我们中国有句俗话,亲兄弟,明算账,可目前以我们国家的国情,一穷二白,工业底子薄,加上国内尚未统一,又有日本帝国主义占着东三省虎视眈眈,而苏联却早已迈入工业化国家,国富民强,难道还为这点蝇头小利难为我们么?”
可笑当时日丹诺夫还未察觉到中方领导人的态度变化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认为中工方面是在故意为之,直到后来中国国内各大新闻报社媒体长篇幅报道一个又一个大捷,并盛赞社民党无私提供军援后,这才恍然大悟,但这个时候,他再想弥补关系却为时已晚,只得灰溜溜地回了莫斯科。
自此,中苏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
而这次,陈皓却享受到了无以伦比高规格国宴,不但李德胜、刘奇、伍豪、朱玉阶等**中央领导人全部出席,而且突破了伍豪总理定下的四菜一汤规矩,连燕窝、鱼翅和鲍鱼也端上了餐桌。
当时陈皓还不知,事后他才从一同参与国宴的李昌林、高志航等人口中了解到,为了迎接他的到访,中工中央领导人听说他有吃海鲜的习惯,政务院特别下令捕捉黄海野生鲍鱼,当时就有山东的不少沿海渔民被动员,冒着被鲨鱼袭击的生命危险,经历上百次深海捕捞才完成任务。而在捕获到鲍鱼后,为了赶在他出访之前将鲍鱼送到北京,特地又动用了伍豪总理的专机,尽管专机也是由社民党方面无偿提供的。
10月21日,李德胜与陈皓在中南海正式展开会谈,经过短短五天的反复磋商,双方初步达成政治、经济与军事领域的进一步合作,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社民党方面将会于近期派遣工作组携大批设备和技术人员抵山西太原,帮助新中国筹建体系完备的第一个军工基地——太原军工厂。而根据随后的深入会谈协定,社民党方面会陆续协助建立更多的军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