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南的战事还不会这么快到来,所以,问题不大,就是长江入海口一带,再次爆发一场大战的可能性很大。不过,这里的民众我们已经作为重点内迁对象,大多数已经被我们地方上的工作同志说服分批内迁了。”
李德胜主席嗯了一声,看来很是满意工作进展,吸了一口烟后,感慨道:“我们的内迁战略,执行起来可不容易啊,一方面,我们前方的将士还在为解放全中国而拼死作战,另一方面,我们又在调集重兵在热河一带布防,同时又要抓后方的生产建设,可以说,中央到处都要花钱,投到内迁方面的资金就少之又少了。现在,我最担心的一点,就是那些背井离乡的民众,迁到内地后的安置问题。同志们,这方面千万不能松懈啊,要是安置工作没有做好,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伍豪总理道:“主席,放心吧,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的政务院内迁办一直抓得很紧,虽然安置的民众粮食和住房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但是我们的民众大多都还很配合,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现在,我们的民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早日打败日本,回归家园。”
听到这里,李德胜主席掐灭了烟头,豁然站了起来,一脸坚毅地沉声道:“我们不是软弱无能晚清政府,也不是**成风的三民政府,论国力论战力,日本是比我们强,但是他们的人口不如我们多,国土也没有我们广阔,而我们呢,我们有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又有人民的衷心支持,还有海外的广大华人华侨支持,还怕赢不了抗战的胜利吗?再说了,这场由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根本就是非正义的,是不为国际社会的正义人民所容的,只要我们我们工农党人坚持领导全民族抗战,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对!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在场的众位新中国缔造者们一起霍然而立,齐声发出坚定的吼声。
……
与此同时,在防城基地大厅内,陈皓正在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的与会人员,正是刚刚从前线被召回的基地核心成员们,所有与会成员都是基地老人,目前大多数已经升任团营级的干部。不过,因为挺进越南的叶静璇政委正率部与法国殖民军在越南激战,所以此次与会的人员中,并没有叶静璇的身影。
“各位,这是工农党高层领导人发给我们的电文,我已经安排秘书复印了多份,大家先看看!”
陈皓说完,吩咐秘书散发下去,人手一份。
一分钟后,各人都放下了复印稿,只听长官在上面讲道:“工农党方面的态度很明确了,同意我们社民军派军入驻北京城,而且也同意将北京城各城区的守备部署权完全交给我们,只是,他们要求了一点,那就是北京城外围的防御必须由人民军来负责,我们不得干预。我认为,这个方案可行,不知大家的看法呢?”
众干部陷入思索中,倒是克莱尔少校最先发话:“长官,我也认同这个方案。虽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减少人民军的损失,但是设身处地想想,工农党方面不可能毫无原则地就将北京城的防御拱手让与我们。这个方案,我相信,是工农党方面深思熟虑下来的最佳方案,也是他们坚持的底线。我们要想继续合作下去,就不能打破这个底线。”
谭雅附和道:“我也认同这个方案。毕竟整个北京城的各城区的防御部署权已经交给了我们,我们的基地车只要处于内城,再进行严格保密,我相信应该还是能瞒得了一时的。”
众人都认可这一说法,陈皓当即拍板,让秘书立即打电话告诉罗荣恒和刘亚娄,告诉他们己方同意这一折衷方案,并特别嘱咐道:“别忘了告诉他们,尽快打点好沿途的机场工作,我们的首批飞行大队将会于一个钟头后先期北上,到时需要借沿途的各大机场加油接力。”
秘书一离开,陈皓扫了下面一眼,道:“这次北上,我打算派一人负责指挥,你们说说,谁比较合适?”
众人对视一阵,克莱尔终于开口道:“本来,我是最想去的,但是,我毕竟是德国人,与人民军沟通起来或许会存在代沟,所以,我认为我不适合去。不过,我想推荐一个人,那就是李昌林少校,他头脑冷静,机智灵活,应该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而且,目前非英雄单位中,就他的军衔最高,所以,非他莫属。”
陈皓目视李昌林,道:“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李昌林立即起身,大声道:“没问题!”
“好!”陈皓点了点头,“这次你率部北上支援抗战,只需要给我记住一点,好好地守住北京城,只要你们在北京城一天,就要像钉子一样,给我死死地钉在那里,我相信,以北京的战略地位,日本人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可能会纠集重兵,采用各种手段来攻陷它,你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李昌林拍着胸脯道:“长官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这时,技术研究所的一名助理工程师跑来报告:“长官,好消息,我们的系统经验总值刚刚升到64000,达到升为六星级的标准了。”
“太好了!”陈皓一拍桌子,喜形于色,“老子等了半天了!走,升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