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援的飞机方面,目前基地的飞机科技也达到了前世二战初期的水平,在选择余地方面,也同样大了不少,所以,陈皓在挑选时主要是以性能先进航程较远威力较猛为前提,除了近期战果辉煌而备受瞩目的英国蚊式轰炸机被后来成为新中国空军上将的刘亚娄点名需要外,德国梅塞斯密特ME-109战斗机(也称BF-109战斗机)和斯图卡JU-87轰炸机因为出色的性能而备受青睐。
与之前装备的“红男爵”里奇特霍芬驾驶的信天翁D双翼战斗机相比,这款实用的悬臂下单翼、起落架可收放的ME-109战斗机可谓领先了十几年的科技,性能强悍得不是一星半点。在外观上,ME-109采用了更多的直线修型,有效地可以减少飞行阻力,速度因而会更快。
在结构上,因为它选用了代表前世德国工业技术先进水准的高强度的薄铝板和精密压铸件,所以结构强度很高,寻常的火力,未必能对它造成什么威胁。在火力方面,ME-109装备了30mm的火炮,这样的口径的火炮,可以轻易击落其他敌机,再配合它极其良好的爬升性能及俯冲操控性,它简直是其他飞机的噩梦,堪称名副其实的空中杀手。
说起它的爬升和俯冲能力,尤为值得称道。前世曾有一则轶闻充分证明了这点。当时的德军空军技术局长兼飞行专家乌德特少将要求首席试飞员乌尔斯塔驾机向右连续21周、再向左连续17周疾速盘旋爬升,再从7500米高空向下垂直俯冲,待临近地面时再改平,结果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而言之,因为出色的速度、凶猛的火力和优越的爬升俯冲能力,ME-109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中养成了“打了就跑”的顽劣习性,前世的盟军在对付这种飞机时一度一筹莫展,ME-109因此而被冠以空中骑士的雅誉。
当然,ME-109也并非一点缺陷也没有,航程短是它的致命缺点,前世有不少这种飞机因为燃油耗尽而在不列颠空战时期坠落,损失惨重。可以预料,影响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还是在于DB-605发动机性能不足,与前世美国空军装备的野马和闪电这两种战斗机的惠普双黄蜂2000马力发动机相比,差得实在是太多。
归根结底,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说,发动机才是任何飞机的心脏,如果发动机不行,则唯有牺牲其他发面的性能了。
至于选择斯图卡JU-87轰炸机,理由则更为明显,除了前世这款飞机立下赫赫战功而彪炳史册外,还因为相比于基地系统里所有已经解锁的其他型号飞机,这款斯图卡最为适合对地俯冲轰炸攻击的,对目标的精确化程度较高。加上固定的起落架设计使得它适合粗暴着陆,对机场的着陆要求不高,进而备受罗荣恒和刘亚娄青睐。
当然,这款俯冲轰炸机还有其他方面促使罗刘二人重视它的特点,那就是其在高空俯冲轰炸时,可以通过独有的发声装置发出特有的尖啸声,这种尖啸声透着十足的震撼人心的穿透力,给地面的敌人士兵予以心理上的恫吓效果,可以有效地瓦解敌人士兵的士气。
无论前世还是今世,德军在进攻波兰的战役中,都动用了超过300架斯图卡轰炸机参与对波兰的空袭行动,表现相当出色,甚至可以用震惊了世界来形容——斯图卡JU87就像是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攻击性,波兰的装甲部队常常在后方运输途中就遭到了斯图卡JU87毁灭性的打击。
熟悉前世德军在一战中窝囊糟糕的表现的陈皓,对于俯冲轰炸机的存在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如果一战期间,德军能用斯图卡进行快速而机动地反复袭扰,迟滞协约**队调集大量援兵填充被德军突破的缺口的话,那么历史很可能将会改写。
当然,斯图卡JU-87也并非完美无缺,防御能力不足是它最明显的弱点,而仅仅装了一挺7。62mm的机枪的火力也十分微弱,根本不足以抵挡住敌方战斗机的攻击。总的说来,在使用斯图卡轰炸机的时候,最好是充分形成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利用规模效应摧毁地面敌军的抵抗意志。
“怎么样?还满意吧?”见罗刘二人将军援清单递回来,陈皓笑着问道。
“很满意!”罗荣恒和刘亚娄一齐点头。
陈皓接着又道:“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储备的这批军援武器和装备总量有限,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会努力扩大产能。”
罗刘二人一齐表示辛苦了,陈皓摆摆手表示小事一桩。
“对了,陈先生,刚刚我查看了一下清单,似乎里面没有防毒面具这样的装备,不知能否提供一批给我们!”
听完罗荣恒的话,陈皓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难道小日本已经开始使用毒气作战了?”
罗荣恒刚一点头,就听见啪的一声,陈皓拍案而起,一脸怒容道:“可恶的日本鬼子,竟然敢违背国际公约,擅自使用毒气,好,很好!很好!”
罗刘二人听他说到最后,语气越来越重,显然是动了真怒,似乎还有后招。果不其然,这个性情中人的年轻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