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一柱万山朝,绝壁悬深岩耸霄。
雾罩云腾仙洞绕,飞流涧水曲歌谣。
鸟啼欢快互相语,鹤影蹁跹对舞飘。
宫观核心群建筑,内家拳脚武林骄。
不得不佩服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首小小的七律,不过数十个字,却将偌大一个武当山描写的淋淋尽致!尤其是这最后一句,“内家拳脚武林娇”更是画龙点睛一般指出了武当山的特别之处,这里有武林泰山北斗,武当派!
旭日东升,武当朝阳峰练武场。
一群道士聚集在这里,目测过去大概有三四十个。他们面向东方,站成三排。大的有二三十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一个个面容严肃,手持长剑,正不断的挥舞着。
在这些道士的正前方,同样站着一个道士,大概四十岁年纪,面容威严。他并没有佩剑,只是两手后背,在队列的前方来回走动着,一双锐利的鹰目不断扫视着下方练剑的道士。
“天下剑法,数不胜数。但大体可归为三类,筑基剑法、进阶剑法、绝学剑法。而每套剑法又分为五个境界,初窥门径、登堂入室、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大圆满。
筑基剑法是为修行见到奠定基础的,多为名门大派所有,是本门武学的基础,修炼好筑基剑法在修炼其他门派剑法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阶剑法便是武林中最常见的武学了,一般武林中人使用的剑法,皆可归入此类。当然,同样是进阶剑法也有高下之分,如我武当所拥有的绕指柔剑、柔云剑法等等,虽然也是进阶剑法,但威力却远远超出普通剑法。
最后便是绝学剑法了,这是一个门派真正的根本。通常来说,除门派掌门、掌门大弟子等寥寥数人外,是绝不外传的。很多门派甚至连秘籍都没有,只依靠当代掌门人与下代掌门口耳相传。
你们能加入武当,理应感到荣幸!因为我武当筑基剑法乃是创派祖师张真人博采众家而成,外兼各家剑术之长,内练阴阳中和之气。若能将此剑法练到圆满之境,不但修炼本门剑法可事半功倍,便是修炼其他剑法,也可大大节省时间!”
这中年道士便是名震江湖的武当七侠之一,二侠俞莲舟!俞莲舟一边说着,一边不断的打量下方这些道士。脸上不由然的露出一丝失望。
武当立派时间并不长,从张三丰首创武当开始,至今也不过三四十年。虽然被武林中人尊为泰山北斗,但俞莲舟心里却明白。这只是张三丰跟他们七兄弟的声望在支撑罢了。
实际上,现在的武当远远不及同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如果说少林是传承千年的贵族世家,武当充其量就是个爆发户!
对于一个门派而言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人才!套用到武侠世界,就是天资聪慧,骨骼清奇的弟子!因为只有这样弟子,才能让长辈们威震江湖的绝技一代代传下去,才能让新生的暴发户洗尽铅华,成为豪门世家。
而眼前这三四十个弟子,就是武当派所有的三代弟子!俞莲舟希望能在其中找出可造之材。只是天不遂人愿,实在没什么太出色的。黯然摇头的俞莲舟将目光转向第二排正中,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上。
“嗯,不错,不错,不愧是大师兄的爱子,确实天资聪慧,这武当剑法已是登峰造极的巅峰了,再过一两个月必入大圆满之境!看来,日后传承武当的重任,还是要落在他身上啊。”俞莲舟捻着胡子,频频点头,心里总算得到了一丝安慰。
这个少年是宋青书,乃是张三丰大弟子,七侠之首宋远桥的独子,从小便在武当山,三岁习武,五岁练剑,跟俞莲舟可谓熟的不能再熟。
将目光从宋青书身上挪开,俞莲舟看向第三排最左边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身与剑合,心与意合,意在剑先,心剑合一!这,这,这怎么可能!”俞莲舟猛地一震,浑身都颤抖起来,心中不可置信的叫道。
“明月!你到前面来!”
俞莲舟大吼一声,少年应声停下动作,有些奇怪的看了俞莲舟一眼,听话的走了过来。
而随着俞莲舟的吼声,场中其他弟子,也停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少年。
“哈哈,明月肯定是练功不认真,被二师伯抓住了,这下有热闹看了。”
“可不是,二师伯可是最严厉的,这小子虽然天资不错,但犯在他手里,不死也要脱层皮呀。”
“唉,傻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明知道是二师伯传功,还敢贪玩,真是自寻死路呀!”
……
一片议论声不绝于耳,便是专心练剑的宋青书也将目光投了过来,待看到是明月后,眉头便不由然的皱了起来。
“明月!拔剑!”俞莲舟面色严肃的说道。
“怎么回事?拔剑干什么?二师伯不是一向打板子吗?”
“莫不是二师伯今天想换个玩法,亲自下场教训人?”
……
“是!”
明月老老实实的抽出长剑,摆出武当剑法第一式,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