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二十三名今年绕水县乡试的秀才,坐上县府统一包下一艘单桅帆船,在师苑的三位老师的统一带领下上路了。
十月十九午时,早已弃船乘车的一行人抵达了富平府。
富平府,建在一马平川之上,比饶水县城大了几倍,城内大致有五六万人居住,城墙高大也不是饶水小县可比。府城四个大门口均有兵丁把守,但是一般也不盘查,仅是维持治安。
进城后,领队吴老师让大家各自找寻住处,并高中低档次的推荐了好几个;约定好:明早辰时前的一刻,在府学大门前集合,就让大家各自散了。
魏刚拉着麦高德和其另外一个乙三班的武秀才同学‘陈乐笛’,三转两转之下就找到了‘太平客栈’,一进门冲门房柜台就喊:“三间上房一个全天,这位我妹夫付钱!”说着也不由分说把麦高德往前就是一推。
“好嘞!八十文一间,一共是二百四十文整!”柜台后一个带着小眼镜的肥胖老者笑着应到。
麦高德苦笑着伸手从入怀,拿出三颗银豆子:“三钱银子。”眼镜胖子接过掂了掂,放在柜台一边的一个小天平上,一称,没错!数了六十文钱给麦高德,拿了面木牌子交给麦高德,向楼上喊一声:“小四,三位上客!”。
住下后,三人准备去逛街连带吃饭,只有魏刚来过府城,还是由他带路。正午,向富平府最繁华的街道‘富坊街’行去,这富坊街果然不错,衣帽、家具、生活用品、吃食、银铺、当铺、玉器古董、茶楼戏台、一应俱全!天热的正午时分,人还是很多,不少铺面的伙计都在店面外站街、吆喝揽客。
不知魏刚是有意还是无意,拉着麦高德和陈乐笛就钻进了一家最好的玉器古董店!专门点指着翡翠镯子,让麦高德看,并不时问问这件多少银子,那件多少银子,魏刚他自己又不买,也不说给别人买,看得麦高德有些发毛;麦高德见这家叫‘玉醉缘’的店玉器确实很多,还有不少玉料原石,就越看、也越感兴趣起来,不时问问店家这、问问店家那,来到一个店内一个偏僻的阁子角落,见上面摆着几件东西,已经微微有些灰尘,不像经常擦拭的样子,其他几件玉器也就罢了,有一件鹅卵型石头原料有西瓜大小、莹润嫩白的玉色皮子、被剖开了三分之一,里面一层层的、不仅失去了莹白的玉色,却是越往内层越发黑,到了三分之处的内层已是深黑色了、显得很难看。
麦高德驻足看了一刻,问店家,这玩意儿是什么?店家言说这是块很大的‘溶湖洞石’,是十几年前从湖州府贩来的,曾经有个客人本来要买,剖了三分之一就弃了,因为品相太差!本来溶湖洞石大都是拳头桃子般大,溶湖玉质晶莹匀称,也就是外面这块皮子,一般杂质芯子都不太大,外圈完全可以打下来、做成精美的镯子或者其他玉器什么的,可是这块虽然大如西瓜,但是溶湖玉质只有皮子半寸都不到,而且还层次分明污浊品相不好,所以那客人就放弃了,付了微末定金也不退只拿走了那切下来的一块就走了。
“嗯,这东西还卖吗?多少钱?”麦高德问道。
听说要买,店家来了精神:“嗯,这东西卖!二两银子,店主不在,但是这东西属于甩货,我可以做主卖了!”
“什么破石子、黑不溜秋的、怪沉的、还卖2千文!太贵了!”魏刚凑过来道,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一两银子成交,因为太大太沉、暂时寄存在店里,晚上关门前来取,麦高德安排好后拉着魏刚和陈乐笛出来,说肚子饿了。
找了个馆子大吃大喝了一顿,还打了个包,三个人晃荡着继续压马路。
就要走出富坊街口的当儿,街边一个声音传来“算卦!天灵地灵人灵,多子多福多贵!千金易得、一卦难求哇!算卦啦、算卦啦!”“爷爷,今天一卦都没算出去哪!这地方哪有你说的天灵地灵人灵啊?照这样下去我们会不会给饿死啊?”一个稚嫩的小女声响起,“小青啊,我说过多少回了,小毛孩子你懂什么?饿两顿怕什么!又不是不经常挨饿!你看这位书生多贵气!”说话间向麦高德这方向一指。
麦高德也看去,只见一个白布卦幡,上书‘逍遥卦,随便画!百文不如一见!’幡下一个矮胖的老者、头发花白、面红无须,似乎喝了酒一样,颌下无须,头发挽起包布巾、一身灰布宽大衣袍,脚踏麻鞋,正翘着一只手指着自己,他身边一粗花布衣衫的小女孩五六岁样子,不胖不瘦、面目一般,扎着一双马尾辫,也正瞪着眼睛看自己。
那老者还罢了,那小女孩眼神给他一种被当场看穿的奇怪感觉,只一瞬那感觉就不见了。
他眉头一皱,运起望气术看去,却发现无论老者还是小女孩都平平无奇。
“算一卦吧,见面就是缘啦!”那老者也不招呼魏刚和陈乐笛,似乎认准了麦高德是财主一样!
“多少钱一卦?”麦高德走过去问道,
老者呵呵一指幡笑道:“秀才郎你看,不多,一百文”,
魏刚这时跳过来一把揪住老者胸前的衣襟道:“啊呸!骗子!一百文!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