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河西岸儿上的大四乡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家很阔气的员外,姓杨,叫杨善中。他有学问,心眼儿善良,老给穷人施舍粮财,周济老百姓。老百姓都说他行善积德呢,把他当好人看。杨老员外四十岁上才得了个独生儿子,名叫杨山。这孩子天生的机灵,长得也好看,两口子疼他象眼珠儿似的,那可真是头顶着怕吓着,嘴含着怕化了。
杨山不光爱念书写字,也好习武,自幼儿他爹就给他请先生教他念书,领他拜师傅学武艺。到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就出落成一个俊小伙子了,能文能武,样样儿都会,和他爹一样,是个忠诚厚道的热心肠儿。
这一年夏天,庄稼起了虫灾,地里的苗儿让虫子吃个精光,连树皮草根儿也给吃得干干净净。挺多人都饿死了,活着的都各处逃难。杨老员外让儿子杨山打灶做饭,救济百姓.施舍钱粮。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杨老员外的家产剩不多少了,粮食也只够维持自家到老秋,他不忍心眼睁睁儿地看穷人饿死,还是天天舍饭。这天晌午杨山就听见前面院子里吵吵嚷嚷。家人来告诉说有个老太太要找东家少爷。杨山出外头一看,是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太太,满脸灰土,破衣槛衫,右手拄着个要饭打狗的棍子,左手拿着弓,她一看见杨山,递过弓来说:“拿了我的弓,见事儿得有志气,讲公道,它就有用场了。”
杨山接过弓来一看,都锈得不象样儿了,用手一擦,上边儿的锈喇喇地往下掉。转眼
间露出弓身,黄中发亮,象金子做的一样。杨山可喜欢了,正想上前感谢,老太太却没影儿了,让家人到处找也没找着。大伙儿都纳闷儿。杨山拿着那弓,舆到后花园,想看看弓力怎样。拿来箭囊,正找靶子呢,忽然一下子,天上传过来凄厉的叫声,一只大老鹰正追一只小燕子,杨山对准老鹰上去就是一箭。老鹰让这一箭吓得飞上高空。燕子得救了,老鹰在半天空儿旋了一圈儿,朝东飞走了。
杨山暗中埋怨个人没能射中老鹰,心里不畅快。正要回房,就见一只头上长个小红疙瘩的小燕儿,落在他脚前,张嘴跟他说话:“我是燕王,谢少爷救命。”
杨山急忙说:“不用不用,可怜的小燕儿,快回家吧。”小燕儿却流下眼
泪来:“我家在东面大山上最高的山头儿上,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燕窝洞,洞里有个大燕窝,窝里有两个蛋,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白色的,这是两件宝贝,它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没有天灾,雨水调和。没成想让坏蛋给占去了。坏人一得到它,能给降灾。前些日子,飞来一只大恶鹰,霸占了我的家,赶走我和我的伙伴儿,把两件宝贝也给霸去了。它让白蛋放出虫子坑害百姓.还说这虫灾要闹三年,完了让黄蛋抽水,闹早灾,把天下的水吸没,把老百姓都饿死渴死。”
杨山听了这话,气得火冒八丈高,心里决定要除掉这个祸根!就对燕王说:“我一定为你报仇。为天下的百姓报仇。”
燕子点点头儿飞走了。
晚上,杨山和爹妈商量,要去射老恶鹰,妈说啥也不让.员外更舍不得,说等合计合计再说。杨山知道爹妈不舍得让他去,怕有个好歹,他偷偷地打自个儿的主意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山背着爹妈,背起弓和箭,带上l-根.按燕子说的地方儿走了。走啊走啊,走了三天三夜,带的干粮吃没了,壶里的水也喝干了。来到大山脚下,他抬头一看,
有五个山头,中间的一座最高,杨山心想,燕窝洞肯定在那座山头儿上。他紧紧裤带,往山上爬。山立陡立陡的,一块连一块的大石头,石头缝儿里长的啥树啥草都不认得。杨山的脚扎破了,脸上划出了一道道的血印子。就剩最高那座山头儿了,往上一看,我的天!这山象刀削的那么陡,秃拉巴叽的啥也没长,连根儿草刺儿也没有,净是大石头uA子。他往上走犷儿步,脚打滑儿。这要一下子摔下去,连骨头碴子都找不着。杨山停住脚步,一看山顶,有点儿打休了。刚一站脚儿,他背的那弓就放金光。杨山心里热搭乎的,想起了那个老太太说的话,“遇事儿得胆壮,别怕硬。”他觉子浑身净劲儿。真也怪事儿,脚下不淆了,没费多大劲儿.就稳稳当当地上到半山腰儿了。他猛地看见前边儿不远的地方有块大青石板,上面坐着个浑身上下穿一身黑的老头儿.在那晒日阳儿呢。杨山跟池说话儿.他没吱声儿,
一晃儿,没了。杨山怪纳闷儿的,还是往上爬,眼看就到山顶儿了,不知道从哪飞来一只红眼珠子的大老鹰,张汗大膀子就奔杨山来了。杨山一箭就射过去,那东西一扑楞膀子,
飞了。地上落下点JL鹰毛。杨山听见身后儿风声几直响,一看是个大夜猫子,他又一箭,就看见夜猫子摔到地上死了,细一看是一身老鹰毛。
杨山又加了一把劲儿,上到山顶儿,看见有块大石头盖住洞日。杨山搬开大石头要进洞,呜一下黄风遮天盖地,把鸡蛋大的石头都llij得满天飞。
一个大老鹰瞪着通红的眼睛奔杨山来了。杨山拉弓搭箭,朝大老鹰射去了,老鹰还挺能耐,大膀子一扇,把箭就打掉了。
杨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