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人在书中记载,茶树冻害理该以预防为主。再结合《齐民要术》等书中讯息,在东庭茶庄所试行的措施主要有三点:喷水防冻、铺草培土、熏烟防霜。
乔大户仔细叮嘱了人,将试行的几亩茶树另外标记出来。虞闻又亲自过目,将试行的办法一一告知乔家茶农。乔家茶农虽有些半信半疑,但看着乔大户一脸正色,倒也不好再提出疑问,便配合着做起工作来。
对古人来说,有些东西,可能解释得不能很清楚。桑榆却能从虞闻口中的只言片语将头绪整理清楚。
这喷水防冻,借用的不过是液体水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的原理。无论是在下雪前中后,定期向茶树树冠上喷洒些液体水,就能有效地将茶树的问题保持在冰点以上,如此自然就能防冻。
铺草培土,形象点解释就是给树根穿衣服保暖。长辈常说腿脚穿得暖和了,上身才会暖。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在土壤表面铺草,或者是在茶树根上头培土,都可以让茶树根的地面温度提高一些,增强抗寒能力。
至于这个熏烟防霜,则对时机的掌握比较要紧。
可以在霜害来临之前,在茶树的周围放烟堆,霜害来临的时候,点燃烟堆,烟雾会渐渐合拢,在茶树的顶上形成烟雾层,从而能够防霜。
六哥当初跟她解释这三个方法的时候,尤其是第三个,她一边听一边忍不住在想,还好这个时代还造不出飞机,不然烟雾层要是很大的话,说不定还会影响飞机飞行。
再提出茶树冻害的防治措施时,虞闻一并提出的,还有幼年茶树的防冻及冻害后的挽救措施。
乔家依言,对幼年的茶树和已经在之前的大雪中冻伤的茶树进行了相对应的挽救措施。
桑榆进山采药的那日,站在山顶俯瞰,只见得东庭茶庄的位置,一片烟雾缭绕,想来乔家是正在依言对那几亩试行茶树进行熏烟防霜。
这日又下了雪,天边还在翻鱼肚白的时候,就零零星星地开始飘雪。
过了晌午,飘雪渐渐有了纷扬之势。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雪势更大,中间还夹着呼啸的北风,阿芍顶着风阖上窗子,诸般声响顿时湮灭在外,只余房中一片安静。
桑榆坐在暖阁的软榻上,膝上盖着白狐毛毯,手里拿着一味草药,放在鼻下闻了闻,又仔细辨认,转手便将草药递了出去:“大戟。”
坐在脚踏上的五味,闻声赶紧接过草药将其放在手边的竹篓里。
一旁的棠梨瓮声瓮气地背道:“大戟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阴干……”她偷偷看了眼使君,见哥哥目不直视地在看手边还没来得及递给娘子辨认的采药,咬了咬唇,又去偷看五味。
五味张嘴,轻轻提醒她:“蛊毒,十二水……”
“主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桑榆抬眼,轻轻瞥了她一眼,又看向五味:“云实。”
五味嘻嘻笑开,张嘴就背:“杀虫蛊毒……”
“别名。还有,果实、花、根,分别药用。”
她的声音不轻不重,五味听得却差点咬着自己舌头。
不得已,这才老老实实道:“云实。别名员石、云英、天豆、马豆、羊石子、苗名草云母、臭草、粘刺。果实主治泄痢肠澼,杀虫蛊毒,去邪恶结气,止痛,除寒热。花可治见鬼精物。根……根……根可治骨哽及喉咙痛!”
背到最后,五味隐隐有些小兴奋,却被桑榆一眼扫来,顿时偃旗息鼓,低了头。
“我平日与你怎么说的?”桑榆哼了一声,屈指在五味的脑门上重重弹了一下,“戒骄戒躁。你倒好,帮着棠梨作弊不说,会背这么点东西,倒是洋洋得意起来。皮痒了不是?”
五味吐舌,缩了缩脖子。
使君又递来一枝草药,桑榆接过细看:“前胡。”她抬眼,看向男孩,“可知如何炮制?”
两个孩子自从入了一捻红后,便日日夜夜与各类草药为伍。桑榆教他们认识草药后,又将兄妹二人分别教养——
棠梨是女孩,几日下来她心知这孩子天赋不如使君,却能和五味一道安心在香舍帮着调配胭脂,便留在一捻红中教授那些胭脂香粉的制法。
使君不光记性好,且天赋极高。桑榆便将他带到谭家,义父颇喜欢他,遂白日里在谭家学习医理及炮制药材,夜里回到一捻红吃饭睡觉。
眼下桑榆这一问,的确有几分校验的意思在。
“前胡根似柴胡而柔软,炮制时先用刀刮去苍黑色外皮及根上泥土,锉细,甜竹沥浸润,晒干后入药用。”
桑榆满意地微微颔首。暖阁不小,她招了三个孩子一并坐在软榻前,指着身前竹篓,正色道:“这里的每一味药,都能关系到人命。如今你们苦一点,多学一点,就意味着日后,许是有一条人命会在你们手中得救。”
她顿了顿,眼神中划过黯然:“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皆能得救。有的人,病症在心,药石无医。”
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