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春草碧> 第12章 卜玉郎(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卜玉郎(四)(1 / 2)

真到了干正事的时候,桑榆什么活也帮不上,只能坐在一旁看着姑姨们围着阿姊折腾。不知忙活了多久,楼下有人在喊,说是新郎家的人马到了。正说着,就听到一个声音,清了清嗓子喊:“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一人言罢,便顿时又有十来人粗着嗓子在楼底下喊“新妇出阁”。

客栈老板娘好人,一早空下生意,领着家中女眷和小二在门口拦着。大邯的规矩,新郎进门接新娘的时候,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去的,谈家姊妹俩无父无母更无兄弟,拦门的活便托付给了老板娘和跟着过来的远房亲眷。桑榆想站在窗口向下看,却被姑姨姐妹一把拉住,让她帮忙捧住东西。

姑嫂们拥着新娘出了房门,桑榆在后头抱着东西一路追。又因旁的事,被差遣来差遣去,直接错过了大邯结婚亲迎礼中最核心的部分——“奠雁”。等到桑榆好不容易得了空,已经要跟着新娘上路了。

大约是知道新娘还有个年幼的嫡亲妹妹,一路从郊外走到奉元城内虞家兴许会累着,竟还特地许她上婚车,一边陪着稍显紧张的新娘,一边进城。

和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大邯成亲的时候竟然是没有“红盖头”的。桑榆上了婚车,瞧见桑梓一身深青色的喜服,珠翠环绕,笑笑,装模作样地行了个大礼:“恭喜阿姊!”

桑梓抬眼,好笑地瞪了她一眼,伸手拉过她坐到自己旁边,细声细气道:“让你忙活了大半天,可有累着?”

桑榆摇头。

“二娘,”桑梓垂眼,“从今往后,阿姊再也不会让你吃苦了。”

桑榆默然,紧了紧相握的两只手:“好。”

迎亲的队伍里,有乐师有卜师和歌姬,从郊外的客栈到奉元城,一路上热闹非凡。半路还有围堵道路,唱歌跳舞要吃要喝要财帛的生人,嘴里唱着吉祥话一个劲儿地在讨喜。前头的人也不驱赶,由着他们胡闹一阵,然后差人送上一早就备好的牛羊布帛酒肉。

桑榆偷偷掀开婚车帘子的一角,向外头好奇地张望。在南湾村三年,偶尔也有人成亲,但像今天这么热闹的场面,她也是头一回见着,不免哪里都想盯着看。

一路吹吹打打,新郎骑马前引,桑榆就坐在婚车里跟在后面,桑梓不时告诉她一些她好奇的事。更重要的是,桑梓指着前面坐在高头大马上身穿红纱单衣的男子,言道:“二娘,那人就是虞家六郎。”

桑榆眨眼,突然愣住,回头紧张地看着桑梓:“阿姊……你不是要嫁给虞二郎……么?”

“二郎身体不好,还在病中,不能亲迎,故而方才大嫂也说了,六郎会代替二郎与我行礼。”

“……”

不等桑榆表达她的不满,迎亲的队伍已经走到了虞家大门口,婚车停下。车外窸窸窣窣,不多会儿,传来虞十二的声音: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十万缠腰应满足,三钱五索莫轻抛。”

大概是觉得自己找来的这首“拦门诗”写得好极了,虞安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洋洋得意。桑梓轻轻一笑,扯了扯正有些闷闷不乐的桑榆:“答诗。”

桑榆根本不会作诗,能勉强应对上的答拦门诗,还是桑梓过去曾经看到过的一首,她背了一晚上,就为了这会儿的事。

“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欲望诸亲聊阔略,毋须介绍久劳心。”

虞安本来正对自己的表现觉得十分满意,在跟人得瑟求表扬,然女孩清灵的嗓音从婚车里飘出来,干净利索的“答拦门诗”直接秒杀他的。虞安脸色变了变,低头嘟嘟囔囔了两句。

拦门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对个诗,两厢都没有特地为难的意思。卜师在门口抛撒炒米、豆子、小果子和铜钱,早有小孩跳起来争先恐后地抓住抢走。虞家之前让袁氏给新妇带去的侍娘,一路跟着走回城,这会儿挑开车帘,请新娘下车。

婚车外的地上,早有人用毡席铺开一条路,一直引进家里大门。前头有侍娘手持蜡烛引路,还有娘子拿着面镜子倒退着走。桑梓拿着团扇遮住脸,自下车后便被人扶着,踩过青色的毡席,跨过一座马鞍子,一直往里走。

桑榆站在车上,看着阿姊越走越远,心情终于从之前的闷闷不乐,慢慢缓了过来。不高兴啥,未来姐夫身体不好躺在床上,那让人代替成亲也不算过分。只是怎么想,都觉得这门亲事,已经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欠了谁的。

“要我抱你下来么?”

打断桑榆神游的是刚才自鸣得意做拦门诗的虞安,这会儿门外的宾客亲眷们都跟着新娘进去的差不多了,只零星几人还在外头站着说话,有人瞧见从婚车里钻出来的小娘子,有些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见十二郎过去说话,不由问道:“十二郎,这位小娘子是?”

虞安:“这是我二嫂的嫡亲妹妹。”他说着,回过头,“不要我抱?”

桑榆绷着脸。她其实很想自己下车的,但是以她目前的身高来说,想自己下车,只能跳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