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寒门称王> 第二百四十一章,王烈之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一章,王烈之祖(2 / 4)

内并无什么外人,只有刘琨、程平、谢鲲这三个为王烈主持冠礼的长者,以及王烈自己。

就连谢氏都已经主动告退。

~~~~~~

自古,一个人的表字代表了他后半生的称号,毕竟这个表字将是今后除了王烈长辈和上司外,众人对王烈最常用的称呼。

而刘琨为了王烈这个弟子的表字,却也是煞费苦心,毕竟王烈已经是名声在外,若表字不能体现出王烈的特xing,不够响亮,却是会让王烈日后在人前逊sè不少。

刘琨本就是才高八斗的人物,起个表字本不困难,却也是关心则1uan,想了十数个,竟然都自觉不满意。

王烈的这个烈字,在古汉语里有火、猛烈及声名显赫等诸多意思。

如《诗经.商颂》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又如《论语.乡党》里:“迅雷风烈必变……”

再如《国语.晋语九》中:“君有烈名,臣无叛质。”

这几个都是王烈之名比较好的寓意,刘琨所取表字的思路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在刘琨看来,自己这个弟子xing格桀骜,气势雄壮,表字却最好是内敛一些,但却又要能表达出他的豁达和豪爽来。

在这之前的半个多月里,刘琨思索良久,却都觉得上边那些文意太过直白,而且略显张扬。

而有一日,却是忽然看到案头一本三国曹魏的刘劭所撰写的《人物志.八观》,翻看时其中一句曰:“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

刘琨反复诵读,心头却终于有了决断,要为王烈起表字为明扬。

刘琨却是暗自思量:“气清则明,力劲则扬,是为明扬,更暗合名扬四海之意。阿烈若真能如此,才不负大丈夫之名。”

此刻,见王烈一脸肃穆的跪拜在自己面前,刘琨却是对王烈温声道:“阿烈,从这一日起,你就正式加冠netg人了,为师要送你一个表字。”

王烈立刻拜倒:“请师尊赐字”

刘琨沉yín了下道:“气清则明,力劲则扬,是曰‘明扬’,这明扬就是为师给你所取的表字,为师希望你今后能继续努力,守国土,卫四方,做一个名扬四海的人杰。”

王烈默念一句:“王烈王明扬”

却觉得琅琅上口,初听好像有些简单,但细细思量,却自有一股气势蕴藏在其中。

“明扬,明扬……”王烈再次默念数次,却是拜倒在地。

“多谢师尊赐字,烈自当奋,不负老师所望。”

刘琨却忽然神sè一变,严肃道:“阿烈,你能不负我所望最好今日既然你加冠netg人,为师却有一句话一直想对你说,就趁今日说出为师听说,你在长安时劝至尊废除九品中正制之法,鼓励庶民为官,可有此事?”

王烈点点头:“是有这件事,师尊,我哪里做的不对么?”

刘琨闻言,立刻道:“阿烈,你好糊涂啊你知道你这样做必将得罪天下世家,引火上身么?当然,为师知道你本意是好的,你也是想为我大晋招募更多良才,而且这世家子弟多有不学无术、仗势欺人之辈,却是有损我士族之清名。

可你要知道,这九品中正制乃是我朝根本,擅改必然引起各大世家震动,甚至将来会与你展不利。更何况若论重礼守法,还是要说士族子弟;而那庶民贱籍的子弟却大都没有受到什么教育、目光短浅,大多数人更是素不服王法管教,若让他们大批进入朝堂,早晚必生祸患。”

王烈听了刘琨这话,却是默然无语。

刘琨虽豁达豪放,但却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视出身之人,当年能收王烈为弟子,也是觉得王烈实在有王佐之才,而他一直也没遇到合适的传人,这才有了一段缘分。

当然,刘琨后来也一直对王烈极好,王烈自是感恩在心。

今日刘琨这话说出来,王烈听了虽有些不喜欢,但还是恭敬道:“师尊的教导,烈谨记在心。”

刘琨见王烈回答的如此迅,反而暗自叹息:“自己这个弟子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过倔强,很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主意,此刻虽表面答应了,但内心肯定有不服,不过自己却又不能强加干涉。”

那边程平见师徒二人如此,却是笑道:“越石公,你担心的虽有道理,但老朽到觉得出身不是决定这未来展和对朝廷是否有利的根本。

这些东西始终都是先天所有,而一个人能取得什么成绩主要还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和后天努力有关;若能给那些平民子弟以求学的条件,一样会有展;如上古圣人出身,也都不是什么名mén旺祖,但因为自身努力和后天接受的教育,还是成为了圣人;又如我青山村的那些年轻人,严格说来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但自从跟随阿烈习武,如今哪一个又比那些贵胄出身的少年差?若真以出身论英雄,那天下哪还有落寞的世家?”

刘琨闻言,看了须皆白的程平一眼,忽然道:“早就闻程老先生见识不凡,初还以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