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命名为仙梅堂。到清乾隆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775年,岳州知县熊懋奖重建岳阳楼时,在遗址上复建其亭,同时改仙梅堂为仙梅亭。同治六年也就是公元1867年,由总督曾国荃拨岳卡厘税对岳阳楼全面重修时,仙梅亭也得到了一次大的修葺,并将仙梅亭改为留仙亭。时隔不久,光绪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知府张德容在重建岳阳楼时,又将留仙亭复改为仙梅亭。解放后,此亭又经过多次修缮,一直保持了原来的面貌。还有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与岳阳楼南侧的仙梅亭遥相呼应。据光绪《巴陵县志》载:三醉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初名望仙阁。由巴陵知县熊懋奖承建,不久就塌毁了。清道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839年,岳州知府翟声浩重修岳阳楼后,在望仙阁的旧址上,重建了这座小楼阁,并改名为斗姆阁。咸丰年间,岳阳楼和斗姆阁都已颓坏,直到同治六年,才由总督曾国荃拨岳卡厘税,对岳阳楼和斗姆阁进行全面重修,并根据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改斗姆阁为三醉亭。然其后再度圮毁。光绪六年,又由岳州知府张德容拨茶厘及捐项,随同岳阳楼一起重建。解放后,三醉亭经过几次维修,但因基础不牢,后来又落架重修还有怀甫亭,是一座玲珑典雅,坐南朝北的方形小亭。它占地40平方米,高7米,四根水泥铸构的大柱,四周环以栏杆。小亭上部为纯木结构,翅首脊饰精美,藻井彩绘鲜艳。亭中竖有石碑一方,正面刻着杜甫的画像和《登岳阳楼》诗,背面刻着他的生平事迹。北面檐下悬挂着一块樟木匾额,"怀甫亭"三个苍劲古朴。金光闪闪的大字,出自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之手。匾额西边亭柱上挂着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吴丈蜀撰书的一幅对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杜甫一生的遭遇十分的惋惜和无限的怀念之情。
真是想去看看那些美景啊!方峰海很激动地说。
有机会的,孙老师笑,我再来背几段这岳阳楼的名联把笔又登楼,愧学逊希文,才非工部;披襟频依栏,正风来水面,日到天星。此联为清朝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岳阳楼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此联为李澄宇撰岳阳楼联。姊妹花残,青草湖边双断雁;佩环冷月,紫藤墙外有啼鹃。吴树楷题岳阳小乔墓联,位于岳阳楼东北隅,墓北原有小庙,内供小乔像,后庙毁。姊妹花:指大乔、小乔。芳冢吊斜阳,一树女贞长不死;大江流日夜,千秋环可归来。张浚题岳阳小乔墓联。环: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借以指女子,此指小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这楼出名,一下就就全带出名了。罗明笑。黄老师说,是呀,近朱者赤啊!,就是这个道理!再来看看其他的名联桃花原薄命,得先生作记留传,千秋不朽;晋代此高人,俾后学闻风兴起,百世之师。赵世逢题桃源靖节祠联,位于桃花源,建于宋代,清光绪年间重修,祀陶渊明。陶渊明,晋文学家,号靖节先生。于薄命:命运不好,寿命不长。衡岳本两间灵秀所钟,书契以来,帝王何冢?将相何坟?我诗王润色山川,越千年华表岿然,独伴炎黄镇陵谷;汩罗为百世词之祖,左徒而后,八代寝衰,三唐寝盛,诸君子渊源风雅,喜此地人文蔚起,不徒梁豫有祠堂。冼雪畴题平江杜甫墓联,位于城郊。杜甫卒于湖南耒阳县,传说葬于此地。两间:指天、地之间。书契以来:有史以来。诗王:传说中对杜甫的颂称。人文蔚起:文人辈出。梁豫:古梁州包括今四川省,古豫州为今河南省大部,此实指四川成都与河南巩县。见山乐山水乐水;似隐非隐仙非仙。此联为广州云泉山馆联。此是东坡旧居,应有文光联北斗;恰好西湖对峙,长留诗境在南州。这是刘树君题惠州东坡故居联,位于东江江畔,为苏轼贬居惠州时所建并居此。文光联北斗:文运兴旺,可与北斗相连。南州:指惠州。北客几人谪南海;东坡到处有西湖。这是惠州东坡祠联。睡足五更钟,又送游踪到此;胸罗千亩竹,至今直气独存。这是惠州东坡祠联。睡足五更钟:苏轼在惠州写《纵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