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多好啊!
赵氏长吁出一口气,往男人们的酒桌上瞧了眼。菜没下去多少,可酒都喝了不少。就盘算着晚上如何再给娘家划拉点菜送过去。
这时,她看到小院门口似有人探头探脑,别瞧她平日喜欢扒窗户窥探别人,可她自己却是最讨厌被人窥探的。
当下,就借了酒劲儿扬了脖子喊道:“谁在那儿鬼鬼崇崇的?还不赶紧给我滚出来,其他书友正在看:!”
这一声喊叫,男人们也都听到了。院子里除了张四娘,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院外。
那身影一闪而过,有人看清了,有人没看清。
看清的人猛地站了起来。就往院门外走。
张老爷子喝住他:“老三,你这是要去哪儿?”
张义光打着结巴,“我,我好像看到,看到豆腐房的闺女了,怕是这两天我没去上工,怕是……找我有事……”
村里只有一家豆腐房,主人是谁,在座的人都知道。
正因为名头不咋地,张老爷子一向都不愿提起。一般只说豆腐房替代刘寡妇不祥的名头。
大魁的目光迅速与郑氏对视了一眼。眉头都皱了起来。
张义勇这边给老爷子倒酒。也没太注意到酒桌上的异样,只道:“那你还傻愣着干啥?去问问啥事,大过节的。咱可不能去上工。你跟她家闺女可得说好。”
张义光应了一声,又朝张老爷子看去,征求他的意见:“爹,那,那我去了?”
张老爷子见众人都搁下碗筷等他开口,只得闷声道:“别走远了,马上就回来。”
张义光这才往院门口走。
三娘听了刘灵儿来了,有心去看看她。明天一早她就去镇上了,想要见面也就难了。谁知,暗里被赵氏一把按住。又递眼色不让她去。
这时,张四娘低声对宋氏道:“娘,我去瞧瞧爹吧。他刚喝了酒,别再摔了。”
张四娘本是在胡乱找借口,却不知那张义光出门口确是脚步凌乱。宋氏本有心跟去扶他,又怕人笑。宋氏听了就点头,“你也小心点,别走远了。”
郑氏就夸道:“四娘真是个懂事的,要我说呀,这家里就得有个闺女在,贴心啊,比那小子强太多了。”
何氏哈哈笑:“那你就赶紧娶个懂事,听话的媳妇进门呗!”
郑氏的眼睛就落到了元娘身上,点了点头。
因着过中秋节,各家各户都在吃团圆饭,村道上这个时候都早有少走动。
出了院门,张义光就示意刘灵儿到柴禾垛后面。
“咋找到这来了?”张义光不太高兴。
刘灵儿就噘起嘴,“叔儿,不是你说的嘛,有啥事儿不管啥时候找你都中嘛!”
这话张义光确实说过。
那是当他从刘寡妇身上爬下来,餍足了**时,扔下的一句话。
张义光抚额,“那啥事?你快说吧。”
刘灵儿见他有些不耐烦,就冷了脸,“咋的,你这是占完了我娘的便宜就想甩手咋的?”
张义光眼睛一竖,没想到刘灵儿敢和他这么说话,但见那刘灵儿不但不惧怕他的眼神,反而大胆地回瞪了他。
立时,张义光气弱,吃人家的嘴短,他到底是没了底气,软和下语气:“灵儿,叔儿说了会对起得你娘们俩个,你就心把放肚子里吧。你也瞧着了,这一家子的人都在,你总得给我点脸面儿,容我点时日吧,。”
刘灵儿在心底骂了他一句不是个男人,面上也不好表露出来,只作委屈状,“叔儿,我不是来问你这事儿的。今天是中秋节,你也不过来看我们,我娘想你呐。这是个团圆的好日子,只有我和我娘两人孤冷冷的苦等着叔儿……”
说着,竟然开始抽泣上了。
这是张义光这辈子听到过的,最感动他的话了。他一直都身子弱,干不了重活儿。又是多年无子,也曾被人私下里耻笑过不行!他虽一再把责任推到宋氏身上,难道他就没有怀疑过自己吗?
但他从来都不肯看郎中,因为他是个男人!是男人都能打种让女人们下蛋!他始终都确信这一点。
他看够了宋氏的泪水与哀怨,看够了那个养了多年,却不是自己种的瞎子……
他们都不需要他。
而刘寡妇崇拜他,把他当个男人看,他被需要着,无论是在豆腐房里拉磨时,还是驰骋在她丰满的**上……
他看得出来她的满足,她对他十足的依赖!
“好了,别哭。叔儿,对不起你们。”张义光掏了掏袖袋,从里面数了十文钱递给刘灵儿,“你拿回去买点东西。跟你娘好好过节。”
刘灵儿见他只掏了十文钱,一撇嘴,可说出来的话依旧十分动听,“叔儿。我和娘要的不是钱,要的是叔儿呢。”
张义光的眼泪差点落下来,把袖袋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满满一大把,全塞进了刘灵儿的手里,“叔儿给你的,你就收着。过两天,叔儿得空一定去看你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