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原本在厢房里歇息。宴会上的枝节令他多少有些玩味。不由想起那几位对萧净鸾步步紧逼的大臣。又想起净鸾离开宴会时那道挺拔似玉、惹人深思的背影……倏然间。他觉的自己从前对这个人的了解都是自以为的。实在太片面。
他慨叹净鸾为何会有那样渊深的心境和算计。但他从沒有真正理解过萧净鸾这个人。直到今日宴席之上。他才幡然一下有所顿悟……
法度可以包容普雅。一方面是因了他那包容万物的菩提心;而与普雅之间的默契。还有一方面是因他了解女王这个人。几番交集和相处已令他对她的情境可以感同身受。
而与净鸾。纵然法度再怎样去理解。他都毕竟不是萧净鸾。二人之间闲话的时候多、真正论及禅宗佛法的时候委实是少。沒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又如何敢说自己对这个人就有多了解。
眼下法度守着那灌溉入室的月华清波。缓缓的沉淀下那怀心念。仔仔细细起了忖度。
萧净鸾本是汉地的王子。若非普雅梅朵横生出的那一大枝节。纵然他日后不能接替父亲成为国王。却也应该会在故国富足稳妥的渡过这一生。可一切都因为那个命里注定的女人的出现。而弹指间便被搅乱了。尊贵的王子沦落为卑贱的奴隶。即而又凭靠着绝俊的姿容而爬上了女王的榻、成为了女王离不得身的至为爱惜的男宠。
这一切在外人眼里大抵只会觉的坎坷。在普雅女王心里会因自己的过失而加倍补偿净鸾……可是于之净鸾。却是等同于灭顶的劫难。且普雅越是对他好、越是加倍的想要偿还于他。则越会在他心里加深那自卑感。会让他觉的自己就是一个只能依附女人的卑微低贱的男宠。且在这之余。随着女王不断的给予、以及净鸾对权势的大包大揽。也在潜移默化间为他招致了许多的祸端。使这位才华横溢、心思缜密、又得女王离不得身之宠的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了朝臣日夜介怀、屡屡想要除去的首要人物。
萧净鸾是个凡人。他不是修持者。更不是解脱者。那么试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人还可以永葆那一份颠仆不破的单纯。故而净鸾的城府之深、心计的工于。也都在情理之中……就今日宴会一事來看。法度第一次那样真切的贴合着心境、情境感知到了净鸾每日所处的环境与所负担的压力。难怪在最初的时候净鸾会动着心思留住法度、让法度帮他……
这不怪萧净鸾。只是。若是能够顶住这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非常人能够企及的重重压力而努力修持、竭力守住本心保持自性不变。那这无疑是极丰饶与可贵的修行的制胜法宝。
只是。若是法度则委实是宝。若是旁人则怕会一念非成佛、而遁入魔道……
法度皱眉。倏地想起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么一个月色朗朗的夜晚。净鸾來见他。他们之间第一次正面交集。那时。净鸾一进门便对他跪下去、跪下便拜。
他说:“你是我的佛。是走过汉地穿越沙漠來到这西疆临昌……是为将我救赎。”
那时的法度是何其的坚定。那时的萧净鸾又是何其的真挚。那一瞬间。在萧净鸾对着他说出那么一句话的弹指瞬间。法度素來平和的心口掀起了巨大难遏的动容。
他答应了净鸾要将他救度的。若是可以将他救度、若是当真这个机缘已经成熟。那么在萧净鸾这走的何其坎坷、何其昏惑的一条漫漫人生长路上。若是法度可以在一旁为他指点迷津、将他从每一个抉择惊险的岔路口重拉回康庄正道。那么他的所有经历必将是一笔可遇不可求的宝贵财富。是佛陀垂怜时将他引入极乐、引向果位的恩赐。世间修行成正果者。相当一部分都是得了这等难遭逢的大机缘。忍常人未能忍受之苦、在轮番彻骨的折磨里守常人未能守得之心。即而加持自身、历练自身、并从中有所感悟……当然。佛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在你心觉疑惑、心觉支撑不住的时候化现帮你一把。给予你无量的自信与重新前行走下去、无所畏惧秉持自信的灿然明亮、不容置疑的缘由。
当然。这样的缘法会不会來、这等缘法來临之后会不会得到佛陀的指点和化现。看的还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得到其指点和化现……这是旁人即便急昏了头脑、断了柔肠都不能取而代之的。
法度希望。净鸾可以如普雅一样。不要排斥、乐于相信。有此等了脱生死之大机缘。不要浪费了委实难得的一段境遇、将原本系猿脱锁前的福祉当作了坠往恶道的捷径……
而魔心。是考验一个人真正解脱困苦、沉淀修为的最有力的检测。现今的净鸾。大抵已经、或者就要处于这样的地步。
这世上的每一次交集亦或离散。每一个人之间都有缘份。论道起來。法度与净鸾之间不止是有缘。且那缘份还委实深沉:那一晚。他们以《平沙落雁》曲引为知己。在最初的时候亦是以这《平沙落雁》曲才将法度引到临昌。可以说。沒有净鸾无形中的牵引。就不会有法度得以寻到师父所遗藏经洞的契机。更沒有与普雅梅朵之间的这一段缘份……如果当真可以因法度的到來而成全一些人、更福泽后世。这也委实算是萧净鸾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