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76章 恩重如山情深似海(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恩重如山情深似海(1)(1 / 3)

秋硕十五岁那年,以永平县中学前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当他从辽叶河乡邮政所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兴奋得掉下了眼泪。

他一口气跑回了七里坡,将录取通知书大声地念给妈妈听,秀芝心里感慨万端,久久地看着儿子:秋硕的个头已超过了自己,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自信与挚诚,从秋硕身上,秀芝看到了李勇当年来七里坡时的身影,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滚了出来。

“儿子终于成功了,他是靠着勤奋成功的,像他爸一样,儿子不是十分聪明,可他很踏实。他爸当年因大学梦的破灭而引来了灭顶之灾,至今叫人不寒而栗。儿子这个时代真幸福,是凭自己的本领考上了大学。”秀芝的热泪是微笑着淌出来的,她一把将儿子拥进怀里,许久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秋硕用手轻轻擦拭着妈妈的泪珠,眼里闪着热切的光芒,信心十足地说:“妈妈,我不但要读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

“嗯!”秀芝赞许地点着头,“妈妈期盼着,你用心去读吧,妈妈为你加油!”

“谢谢妈妈。”秋硕的泪再也控制不住了,他一下拥抱着妈妈,“妈妈,儿子学的是农业,中国的农业太落后了,中国的农村太苦,中国的农民太累了,我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秋硕的语气那么沉重,让秀芝心里发酸,但她已深切地感受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秀芝心里那份由衷的喜悦深深地渗到心底去了。

秀芝拉着儿子来到李勇墓前,轻声地说:“勇哥,儿子成功了,他像你那样踏实,他终于上大学了,他还要读博士呢,祝福他吧。”说完,她轻轻闭上眼睛,眼角浸出欣慰的泪水。秋硕跪在爸爸墓前,深深地磕了一个头,“爸,您放心吧,我不会忘记您和妈妈还有干娘的,也不会忘记七里坡的。”

接着,秀芝与儿子又来到了王永洁的墓前,秋硕跪在地上,给干娘长长地磕了一个头,当他抬起头时,泪珠已挂在了脸上,他心里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深切的怀念。

干娘把他当儿子一样精心教育培养,她认真起来比妈妈还严厉。记得读小学时,干娘规定不懂的题在未弄明白前是不准吃饭的。有一次时间太晚了,妈妈端来饭碗想让儿子吃了饭再做题,可干娘一把端过饭碗,硬是不让秋硕吃饭,连妈妈也只好在旁边望着不吭声,直到题弄明白了、做对了,干娘才和颜悦色地陪着他一起吃饭。

自己当时是全班年纪最小的学生,在大同学面前自卑感好重,是干娘让他的学习不带问题过夜,这才迎头赶了上去,若没有干娘培养他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干娘是他生命旅程中永远的动力。

秋硕还在干娘墓前种了两棵柏树,以示干娘对孩子们的爱和他对干娘的尊重。

上大学前的暑假里,秋硕还陪着妈妈去看了上游水库。在那里,秋硕的心灵再一次被山里人那坚韧不拔、不辞辛劳、敢于吃苦的精神震撼了。那几百万立方的水库,全凭人们肩挑背驮筑起的大坝,至今挺立在深深的峡谷之间。

妈妈讲起了外婆为保护大坝被洪水卷走的情景,妈妈那沉痛的神情让秋硕沉默了许久。那些日子里,人们过得那么苦,干得那么累,并敢于用生命去保护劳动成果,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在蛮干。“可那时的中国穷啊,那时的中国农村更穷。”

那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穷则思变”,辽叶河山区人们的蛮干,其实是被穷逼出来的。外婆没能看见现在这美丽的湖光山色,更没有享受到这湖水带给人们的丰硕成果,可她的魂灵永远地祝福着享受这湖水的人们。

爸爸也曾在这大坝上迎风斗雪,洒下过汗水和鲜血。那每一块嵌在大堤上的条石,至今还那么坚定稳重地保护着这用泥土筑起的大坝,为大堤遮风挡雨,让这满目清波安然屹立在山谷之顶,为辽叶河畔的田野提供了甘泉般的水源。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无私无畏的奉献换来的。

妈妈无限深情地说:“儿子啊,那时的艰辛是你现在无法想象的,往后的日子里,肯定仍会有艰辛,虽内容不一样,但要记住,坚韧、勤奋永远是成功的法宝。你爸爸虽然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一直是这样做的。”

妈妈的教诲,让秋硕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妈妈不是理论家,可她的话从质朴中透出了深刻的道理,让儿子终身受益。以至于秋硕在后来的日子里,常常以它作为克服困难的动力。

上大学前,秋硕来到了竹岭劳改农场探望干爹肖国庆。

肖国庆几年未见秋硕了,感到他的变化真大,已长成了小伙子,也显得成熟多了,既有李勇的敦实,更有秀芝的灵气,心里很是欣喜。

当肖国庆得知秋硕被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录取时,他紧紧地握住秋硕的手,神情激动地说:“诚挚地祝贺你,你圆了你爸爸的梦,圆了七里坡人的梦。”他的眼里泛着泪光,“告诉爸爸了吗?”

“嗯!”秋硕点着头,“我还告诉了干娘,假若没有干娘,也没有我的今天。”秋硕的语气恳切,句句发自肺腑,让肖国庆顿时感怀无限,他默默地点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