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74章 养育之恩感天动地(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养育之恩感天动地(1)(1 / 3)

秋菊在王金山夫妇的悉心教养下,渐渐地熟悉了山里的活儿了,个子也越长越高,人也越长越漂亮了,成了山里的一枝花。自从她离开过那个山梁上的家后,王金山夫妇对她更是疼爱,但就是不带她走出去。

秋菊平时与村里的人很少见面。渐渐长大了,她才知道现在的家叫尖山村,属于另一个省了。她偶尔遇见村里的人时,别人也只是点点头,打个招呼就离去了。

她好想知道村里的事情,可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了,各家各户种地的时候也不一致,就是到庄稼地时,也有王金山夫妇陪在一起。自从上次在老鹰嘴遇险后,她也不敢轻易乱闯了。

这个地方的山路跟七里坡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弯曲复杂,一个转弯就成了另一重天地,秋菊不愿意再冒险了。

秋菊向王金山提了好几次读书的要求。可王金山对她说,学校离家有二十多里地,每天一个来回就得半天,加之这尖山村的女孩子们都没上学,照样出嫁、生孩子。

为读书的事,秋菊悄悄地哭了好多次,王金山看见秋菊难过的样子,就找了几本村里其他孩子用过的课本拿给他看看。秋菊觉得日子好漫长,妈妈和哥哥在她心里从未忘记过,可岁月无情地让她渐渐地记不起许多事了。

自从今年春节见了从南方打工回来的同村青年王兵、王红兄妹俩后,秋菊又往他们家里去了好几次,像听神话一样地听着兄妹俩讲述南方的世界。他们说,那里的大城市里有好多从农村去的青年男女,可热闹了。每天夜里,灯光将整个天空都照得红通通的,哪像这山里,一到晚上什么都看不见。王红说:“我们春节后还要去城里打工。”

打那以后,秋菊时常对着大山怔怔地发呆,晚上也经常睡不着,她脑子里不断现出南方城市的美景。

“那地方多好啊,在乡下,要修建一幢房子多难呀,可在那里,只需两年时间就能挣到一幢房子的钱。”秋菊心里半信半疑的,她还试问了路咋走,那王红说还要乘火车去。

火车是什么样子,秋菊也从未见过,当年张长河将她带上火车时,她一直昏迷着的,一点也不知道坐了火车。她好想与王红兄妹一道去南方,可又怕他们不答应。

当她想好了要与王红兄妹去南方时,他们兄妹俩已经离村去南方了,她后悔了好久。

秋菊心里一天天不安起来,她做了好多梦,每次都梦见了妈妈和哥哥在晒场的山梁上叫她。一天晚上,她又梦见了妈妈。她大声地喊着妈妈,可妈妈总是听不见,也没能转过身来看自己一眼。她一路追赶着,妈妈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背影渐渐地消失了。她喊着,哭着,她好伤心。妈妈咋老听不见秋儿的叫声呢?她忽然感到妈妈在远方叫自己,她惊异了一下,正要追赶上去,突然感到有人在拍打着她。这是魏光碧妈妈在叫她。

原来,是自己在做梦,她在梦中的哭声、喊声惊醒了王金山夫妇,秋菊伤心的泪水将枕头打湿了一大片。只听见王金山在秋菊的房外长长地叹着气。

王金山心里也真够苦的,他可是把这姑娘当着亲闺女待啊,看见她一年年地长高,越长越漂亮,他夫妇俩心里高兴得不知说啥才好。还打算着把房子重新盖过,到时候就凭这么一个漂亮的女儿招一个上门女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自从过年后的这段日子里,女儿的变化很大,白天一个人时常站在院坝前望着山下发愣,夜里经常在梦里叫着妈妈,还哭得那么伤心。这么多年了,夫妇俩没少费心血,没少心疼她,她的心却一直没在尖山村扎根。

王金山心里犯着愁,忧虑浓浓地笼罩在心间,可他又相信,只要是人就能让她心里暖和过来的,他坚信自己用真心去疼她,早晚她会懂事的。他与老伴那份忠厚、善良和疼爱也确实让秋菊时时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

这些日子里,秋菊矛盾着,她好想找机会走出尖山村,去那南方闯一闯,要挣钱回七里坡为妈妈重新盖一栋房子,妈妈一辈子太辛苦了。但她一看见王金山夫妇那脸上一年比一年多的皱纹和老实巴交的模样,心里又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滋味让她鼻子发酸,她又不忍心了。他们是大山里的老实人,没有其他的奢望,一心只惦记着种好庄稼,每天都吃饱穿暖就知足了。

可当他们都种不了庄稼时,又咋办呢?秋菊心里好茫然,好焦虑。秋菊的内心矛盾和焦虑神情都让王金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王金山内心也十分矛盾,他好想秋菊能与他们永远生活在一起,他心里曾暗暗发誓,不让女儿吃苦受累。相处这么多年了,他早已融进了父亲般的情感,他舍不得女儿离去,可当他看见女儿那焦虑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又感到好心疼,好难受。尤其是那些天夜里,女儿在梦里伤心地哭着叫妈妈,王金山心疼了、心软了,他几次想在老伴面前说说自己的想法,可看见老伴那已显得苍老的脸庞,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王金山从庄稼地里回来,见女儿在屋里悄悄叠着衣服,一边不停地抹着眼泪。王金山心里一阵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