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68章 心被彻底刺痛了(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心被彻底刺痛了(1)(1 / 4)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这一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启航,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单地说,就是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土地性质不变,只将土地的耕种、经营权下放到每个家庭。

农村改变了过去“大呼隆”的土地生产形式。对七里坡的人来说,只是在原来试验田的基础上更加深化了一步,将全生产队的土地由原几个生产小组组成的承包制,变为每户承包了。这一改变,让七里坡的人们兴奋,他们曾经尝到了土地承包的甜头,土地在他们手中就是一切财富之源。

在冉广兴、蒋麻子关照下,秀芝一家三口人所分到的土地离住家较近一些。但都是旱地多于水田,劳动强度和耕作方法等都要费劲些,可秀芝总是在许多地方谦让着,不去斤斤计较。

但有的人却在为了一块水田或旱地闹到要动武的架势,蒋德才和王大发为了拿一块靠近水渠旁的土地,两家人打了起来。蒋麻子前去劝架,结果反被两家人打得鼻青脸肿。

冉广兴拿起扁担将两边的人都凑了几下,才把事端制止下来。冉广兴气愤地说:“像话吗?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咋不学好的呢?秀芝这个榜样就在你们身边,咋不睁开眼睛看一看、学一学呢。不就是一块地嘛,秀芝家的爸妈、李勇都有功于七里坡,可她分得的却是田少地多呀!可她总是让着别人,从不计较得失,你们这些狗日的都是黄眼狗,一根眉毛就遮眼睛。”

冉广兴将两人一顿臭骂后,还叫他们为蒋麻子赔了医药费才算了结。七里坡的人们分光了土地和树木,最后剩下沙子坡的桐子林了,大伙围绕桐子林的分配问题争论得十分激烈。有的主张不分到每户,每年集体采收出售后分配现金,有的人则主张分到每户。还有的人主张分一半给秀芝,因为这桐子林是肖国庆、李勇带头干出来的,为了这桐子林,肖国庆付出了巨大代价,肖国庆也是秀芝儿女的干爹,理应得到一半的林子。

冉广兴、蒋麻子为此召开几次社员大会都未能决定下来。最后,冉广兴提议,请秀芝提两个方案让大伙投票决定,大伙一致认可了这个提议。

秀芝一下感到压力巨大,她对那片桐子林比谁都上心,那片桐子林是肖国庆、李勇用血汗换来的,为筹树苗款,蒋麻子的婆娘还付出了生命。想起那些岁月,秀芝潸然泪下,她站在全体七里坡人面前,哽咽了许久都没有说出话来。

大伙默默地望着她,会场一片肃静。

“说吧,秀芝,大伙听着的。”冉广兴的语气显得那么沉重。

秀芝擦掉了眼角的泪,缓缓地说:“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秀芝没资格来提分配方案,我只想讲一讲这些日子以来,心里一直想讲而没有讲出来的话。现在大伙都分到了土地,可以放心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深耕细作,种出更多的粮食了,大伙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可秀芝在这些日子里感觉到,我们在得到这些土地时,也正在失去好多值得我们留念的东西。以前,我们总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多,可现在已失去了那些珍贵的东西。沙子坡的桐子林不仅是李勇付出了血汗,还有肖国庆为它付出巨大的代价,为这林子坐了牢,蒋队长孩子的娘更为此付出了生命。其实,那更是大伙最后一起努力才让沙子坡绿了起来,才让它变成了财富之地。

若当年大伙像今天这样各顾各的利益,可以肯定地说,沙子坡仍是一片沙子,不可能变成财富之林。为了让大伙心里还有一些念想,时不时地回想一下我们曾在一起艰辛劳作的日子,我建议,那片桐子林暂时不分配。可以让人承包到户,负责每年养护、修理和收桐子,将收入的一半大家分配,另一半再分为两份,一份用来为学校添置课桌椅什么的,另一份放在队里,可用于为大伙做公益支出,如修路或天灾人祸的应付钱。”

秀芝表达了她的诚心实意,有些年龄大一点的人频频点头说:“是啊,以后还真难得在一块耕田种地、拉家常了。”他们在议论中也似乎怀念那些虽然苦着,但也乐着的日子。秀芝的提议被七里坡所有的人接受了。

自从土地分户承包后,雷祖庙小学的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开始是每当农忙季节,上学的孩子大多数都没来了,王永洁根据往年的经验,适时放了农忙假。可现在各家各户耕田播种的时间差异较大,孩子们断断续续上学的时间拉长了许多,这让王永洁心里很是焦急。她与另一位老师采取了送学入户等办法,却时不时地引起了一些家长的反感。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土地,认为读不读书都无所谓了,就是孩子本人想读书,也不一定能来学校了。她已深深地意识到这土地包产到户对农村教育带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王永洁连写了几次报告呈送到公社和县里。

如何解决这一新的难题,同样引起了各级领导人的关注,这更让王永洁忧心忡忡。这土地承包到户后,人们相互间的关爱、问候少了,成天忙自己的活儿多了,邻里乡情正随着时间淡漠。她无意间领悟到一个词,那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