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道女儿受伤后,王永洁的妈妈赶来了永平县人民医院。看见病床上的女儿,王妈就伤心地抹着眼泪,王永洁一直是妈妈心里的乖乖女,在家时还能为妈妈分担忧愁,尤其是父亲去世后,她几乎成了家里的支柱。
王永洁下乡后,大弟弟在一家建筑公司做临时搬运工,因称磅秤人员多次克扣重量,大弟弟与他争吵并发生殴打事件,被抓进公安局关押了大半年,最后还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六个孩子让妈妈操碎了心,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他们惹祸。
王妈妈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会伤得这么严重,她那颗本已疲惫不堪的心仿佛就要碎了。
秀芝在一旁安慰、劝导王妈妈。“王永洁是生产队、大队、公社出了名的好知青,更是学生们最尊敬的好老师,这次要不是永洁姐舍命相救,不知要伤多少孩子。”
王永洁看见妈妈难过的样子,心里也很难过。
李勇也来看王妈妈了,他找不到合适的话说,只默默地坐在旁边,偶尔才说一句:“王妈妈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永洁的。”
“谢谢你对王永洁的照顾。”王妈妈说。
秀芝接着说:“王妈妈放心吧,永洁姐是我们的好姐姐,李勇、肖国庆和她相处得很融洽,三个人同吃一锅饭,就像亲兄妹一样,我们辽叶河公社还找不出像他们这样融洽的知青呢,他们都是辽叶河公社出了名的好知青。”
王妈妈欣慰地点着头,对李勇和秀芝说:“永洁给你们添累了,谢谢你们。”
王永洁也微笑着向秀芝致谢。
秀芝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不用谢,我们是好姐妹,永洁姐出院后就要和我住在一块了。”
王妈妈疑惑地望着秀芝。
秀芝连忙解释道:“雷祖庙小学垮塌后,就把永洁姐和李勇的房屋改成了教室,所以永洁姐就暂时住到我家去。”
王妈妈第一次到七里坡来,生产队的乡亲们都来知青屋看她,并向王妈妈讲述王永洁做的好事。
听了乡亲们的讲述,王妈妈也被女儿的事迹感染了,她没想到女儿那么懂事,与乡亲们相处得那么融洽,那么有感情,她在心里也为女儿感到高兴和欣慰。
肖国庆带着王妈妈去沙子坡看桐子树苗,给她讲述这片桐子树林发生的故事。
王妈妈被这些故事感动得泪花闪闪,“孩子们真不容易呀!”
王妈妈在七里坡待了三天,这三天时间里,让她知道了女儿在七里坡的故事,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朴实和真诚。
王妈妈就要离开七里坡了,临行那天早上,乡亲们给王妈妈送来了自家的土特产,土豆片、红薯粉、黄豆等,一包又一包地送到了知青屋。
冉广兴、蒋麻子也来了,他俩都提了一块腊肉,非得要王妈妈收下,说城里吃肉要票,这腊肉是自家养的猪,一定得收下。
王妈妈说啥也不收,说山里比城里苦多了,城里每月都有供应肉,山里养头猪也不容易的。
双方正在推辞时,蒋祖友带着妹妹蒋祖英来了。蒋祖英提着家里那一只生蛋的大母鸡,“奶奶,这是我们孝敬您的,您一定要收下。”
王妈妈说什么都不肯收,这只母鸡是他们家的“小银行”啊。
蒋祖英突然跪在地上,眼泪汪汪地说:“奶奶,收下吧,王老师为了救我,连命都不顾了。”
王妈妈一下怔住了。
蒋祖友接着说:“王奶奶,王老师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蒋祖友说罢也跪在了地上。
王妈妈被兄妹俩的举动感动得潸然泪下,连忙弯下腰将兄妹扶起来,紧紧地拥进怀里,“孩子,你们全家的心意奶奶都收下了,这只鸡你们带回去养着,让它多下蛋,下次奶奶来了吃鸡蛋,啊,听奶奶的话,让它多下蛋。”
蒋祖英一下抱住王妈妈,抽泣着不停地叫“奶奶”。
王妈妈蹲下身子,一边替蒋祖英擦眼泪,一边动情地说:“乖孩子,听话,好好念书,放假了到万川奶奶家里来玩。”
蒋祖英连连点头。
在肖国庆的催促下,王妈妈才起程上路。乡亲们送了她三四里路才依依话别。
二
稻谷抽穗时李勇才出院。
他的右腿还有点瘸,由于长时间未活动,肌肉也有点萎缩了。
李妈妈再次来到医院,她看见儿子的腿已明显带着残疾,伤心地悄悄抹泪。
她这次来永平县,是要接李勇回万川市,这个最听话、也最懂事的儿子,命运却总是对他那么无情,吃苦受累倒没什么,可一次次地受伤真叫人心痛。李妈妈一定要儿子回家休息一些日子。
李勇原打算与秀芝一道回七里坡,可妈妈说什么都不同意,非要儿子跟她一起回家。
李妈妈已看穿了儿子的心事,秀芝是个好姑娘,对儿子也好,可秀芝是农村姑娘,儿子怎么能与农村姑娘恋爱?怎么能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