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13章 山里人的美德像清泉(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山里人的美德像清泉(2)(1 / 2)

黄国忠离开后,冉广兴、蒋麻子、肖国庆一起来到陶哑巴家里,交流后才知道,昨夜地里掩埋木板时,最后一块被丢下了。

陶哑巴发现落下的木板后,将木板搬回家,藏在了床底下。

冉广兴、肖国庆和蒋麻子商量,现在必须要尽快处理三件棘手的事:一是由蒋麻子负责尽快将木料运到县城换成钱,二是由肖国庆负责马上把蒋德才送到万川市治疗脚伤。三是冉广兴和公社调查组的人配合,调查林场偷砍树子的事。

肖国庆说:“春节前必须将桐子树苗、川芎种子订购到位,春节后就立即栽下去。”

冉广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望着远处自言自语:“我们做的事犹如抱着老虎过山啊。”

肖国庆点了点头说:“是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蒋麻子脖子一仰,说:“别酸臭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担心啥?过了这挡子就好了。”

肖国庆笑了笑:“现在什么都别想了,就按原计划干吧。”说罢,他们迅速分手了。

肖国庆迅速把蒋德才偷偷送到万川市医院治疗,并暗中托付父母关照他。

蒋德才是全生产队有名的“刺头儿”,当知青到队里时,他怕知青们抢了大家的饭碗,本来为数不多的粮食,又多了三个人分配,蒋德才对知青们总是耿耿于怀。

肖国庆因为沙子坡事件被关押后,他改变了对知青们的看法,这次肖国庆为了他的伤那么仔细地照顾他,还把他送到市院治疗,蒋德才从内心深处感激他,现在他是诚心实意地接受了知青。

蒋麻子去县城打探,发现通往县城的重要路口都布了林场的检查人员,凡是无砍伐证的木材一律没收,数量多的还要抓去关押。树木销不脱,蒋麻子心里沉甸甸的。

这天深夜,他控制不住内心的焦虑,找肖国庆商量卖木材的事,这些木材多放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这些天来,公社公安特派员四处查问蒋德才治伤的医院,暗地里加紧了对七里坡的调查。

对木材的出售渠道,肖国庆一无所知,肖国庆说:“既然运木材不能运到永城县城卖,我们还可以换个方式,将木材运到邻近的竹县去卖,但一定要先去竹县落实好买家。

蒋麻子认为肖国庆这个建议好。冉广兴有个远房亲戚在竹县,他给亲戚写了张字条,请亲戚帮忙找木材买家。第二天,鸡还未叫,蒋麻子就上路了,他一路急赶,晌午过后才赶到竹县。蒋麻子很快就找到了冉广兴在餐馆工作的亲戚二娃子。

竹县地势平坦,没有山林,木材在这里更显得珍贵,地下木材市场比永平县活跃多了,政府管理也较为松懈,价格比永平县要高一些。

二娃子带来的买家竟是竹县的一家医院,他们要在住院大楼上加楼层,正缺木楼板,价格比永平县高了两成,乐得蒋麻子心里像开了花似的。为了做得稳当,蒋麻子要买家先付了一百元订金,二娃子又出面为蒋麻做担保,确定了送货的时间。

蒋麻子当天下午就顶着风雪赶回了七里坡。

蒋麻子回到七里坡,已是夜深人静了。蒋麻子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当天夜里就赶去把好消息告诉了冉广兴和肖国庆。三人再次商量,要组织好劳动力,一次性将木材运到竹县。

到了交货的时间了。这天早上,照样是鸡还未叫,蒋麻子就带着他的队伍,扛上木材开始出发了,队伍悄无声息地走在黑暗的山路上,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不敢打火把,也不敢出声,只能心惊胆战地摸黑前进。

天麻麻亮时,他们出了永平县地界,大家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大家放下木材,坐在地上歇息。蒋麻子高兴地讲起了荤段子,逗得大家开心地笑。

晌午时分,他们到了竹县的竹溪河旁,蒋麻子招呼大家歇息吃干粮。溪流从山涧流下来,晶莹剔透,尽管是冬天,大家还是用手捧水喝。冷水下干粮,肚子吃饱后大家又上路。

下午四点多钟,蒋麻子才将大家带到竹县附近的一个偏僻地点,然后再陆续将木板交到了买家手里。这次卖木材是收入最多,人员最多、路程最远、最累、最辛苦的一次。

肖国庆建议拿点钱出来让大家打个“牙祭”,炒几个回锅肉让大伙饱饱口福。

蒋麻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了。

蒋麻子婆娘不同意,她说吃回锅肉还不如扯几尺布回去给娃儿做件新衣服。

老光棍王明权和几个人都吵着要吃顿回锅肉,说辛苦了一天,也该补一补。

肖国庆在一旁笑着说:“回锅肉就不吃了,但肚子总该要填饱。”

蒋麻子带着大家在冉广兴亲戚的食店里饱餐了一顿。

吃完了饭,蒋麻子又带着大伙儿往回赶,这时候,大家才感到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大家都疲惫不堪,肖国庆和蒋麻子一前一后,关照着大家的行路安全。

月亮已悄悄地爬上天空的时候,他们已穿过竹溪河上游的关门崖峡谷,关门崖又陡又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