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明末皇帝分身> 第二六五章 重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六五章 重农(3 / 3)

的就不要去管他们了。

农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并不是你要管,就能管得好的!

哪怕一两个才智过人的管理者,能够想出一两个好办法,但是不可能顾及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整个行业的创新、改进,应该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劳动者,集体推动!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劳动者,有时候不缺乏创新,也经常琢磨出一些先进技术。但是,由于他们不懂文字,不会记录,不会总结,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白白的忘却了、失传了。如果人类能够记载更多的劳动者们的灵感、火花,那么技术的发展速度,恐怕会达到一个极其惊人的速度。

中国古代的工农业生产技术,长期的领先有世界,主要是因为中国很早发明了书写纸和印刷术。这两项技术,让中国的大量技术,被用文字记载下来。从而,技术积累速度,领先与世界其他国家。

而到了大航海时代后,纸张、印刷已经在中东、欧洲逐步普及,中国文明的独有的技术积累优势,便逐渐的失去了。

但是不要紧——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其实是一线普通劳动者,智慧火花偶尔燃烧时,涌现的灵感。只要这些灵感,能够被多记录下来一些,技术发展的速度,就无需担心。所以,天津特区采用的方略是给劳动者进行文化扫盲,让更多劳动者掌握文字这种工具,自然而然的能够加快科技的发展速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