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仍无明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袁枚病情加剧。
国医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而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來调补肠胃。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门留寇”。
后來。袁枚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來。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作诗以谢老友:“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
如果以袁枚古稀之年曾经用大黄治病解释解一凡的药方倒也沒什么。但问題是。解一凡的药方中除了有大黄外。还有黄芪存在。
钟天兴担心的是。傅老爷子现在的情况吃补药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不仅对老人家的病情沒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制止解一凡用这张方子。也是出于想保护他的考虑。只不过苏政的语气刚硬一些。而钟天兴则要委婉许多罢了。
解一凡呵呵一笑。道:“钟老。你只觉得我方子里有黄芪不妥。但你怎么不认为后面的防风却把黄芪的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呢。”
钟天兴一愣。
“傅老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
解一凡拿过药方不紧不慢在上面写下了剂量。然后才笑眯眯转身交给钟天兴。说道:“我这张方子并不是给傅老内服的。而是用于熏蒸。钟老。你看看这个剂量对不对。”
“熏蒸。”
钟天兴怔了征。猛地拍了一下脑门。脸上出现一抹懊悔的神色。
过于熏蒸方法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是贵族权贵们用來洁身、治病、辟邪的一种手段。从晋唐时期起。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各科。成为一种治疗方式。
国医学最早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曾多次提到了熏蒸疗法。而到了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就开始实例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病症。
傅老爷子生病卧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钟天兴和苏政每天都会來问诊。但两位盛名享誉全国的大国手都把功夫用在了如果考虑缓解病情上。却沒想到。其实熏蒸疗法对傅老这个年纪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哎……难道是我们老了已经不行了吗。连年轻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我们两个老家伙却走了一条死胡同。”
手拿重新划定了剂量的药方。苏政也想通了解一凡提议的正确性。哭笑不得摇摇头。
其实。不管是钟天兴还是苏政都不知道。傅老爷子只是因为中风不能行走。但还不至于连话都不能说。所以。他们在考虑方剂的时候要多顾虑一层。这才让解一凡占了风头。
解一凡也就不再卖关子。呵呵笑道:“钟老。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我想试试这张方子。应该对傅老现在有帮助吧。”
苏政点头。道:“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傅老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应该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
“赶紧去办。还磨蹭什么啊。”
傅南听两位专家说解一凡的方子有效果立刻大喜。连忙拿过药方催促傅禹去准备药材。
虽然傅禹厌恶解一凡。但为了给自家老爷子治病也只好听从解一凡安排。很快。西山别墅某处院内架起了一个与整个西山景致熬药的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