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一号刑警> 第12章 四条人命(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四条人命(1)(1 / 4)

他赶紧跑过去,不禁大惊失色。同厂职工卢山贵横卧于血泊中。仔细看看,人已断气,头下大片血迹早已凝冻。他疾步推开卢家的门,想告诉卢的家人。可是,眼前的惨景更使他惊呆了:卢的妻子和儿子、女儿全被杀死在床上。

西北甘肃,古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镍都金昌和古城凉州武威是镶嵌在河西走廊的两颗丝路明珠。两市相距二百余华里,这一年的元月25日,虎年岁末,从闻名遐迩的武威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闯入金昌市区一居民家,制造了一场震惊古丝绸之路的血案。

一、特大血案

兰州。省公安厅会议室。

元月26日上午9时许,金昌市公安局长杨一清正在出席全省公安处(局)长工作会议。突然,电波从金昌划过蓝天飞向他的手机。

他迅速走出会议室,把手机附在耳边倾听,脸色骤变。

手机传出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吴广贤的声音:“市区金川路东侧平房院内,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八冶某公司职工卢山贵全家四口人被杀……”

“全力以赴,弄清情况,火速破案。……”杨局长指示后,伫立在寒风中,脸色严峻、坚毅。

于是,市局警令部有线无线通讯网络一齐开通,道道指令,传向全市各级公安机关。

市局、县、区公安分局和有关处、科以及金川公司公安处、八冶公司治安派出所和各主要企事业单位保卫科的领导,接到金昌市公安局十万火急的通知后,赶到市公安局,参加紧急会议。会后,在市区,在永昌,在河西堡,在各交通要道路口,在各旅馆,在案犯易于藏身的地方,全市公安民警、保卫干部迅速出动。

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在盘查可疑车辆……

他们到各大宾馆饭店,包括小型旅店,检查可疑人员,扑捉蛛丝马迹……

四条活生生的人命,惨遭恶魔刀下,这在全市还是首起,在全省、全国也极为罕见。

“1·25”特大血案,震惊了河西走廊,是谁杀害了这一家老小?是谁如此惨忍?

在甘肃,在新疆,在丝绸之路……各地公安机关,都撒下了缉拿杀人凶犯的天罗地网。

元月26日,四九第九天。这是金昌入冬以来最寒冷的日子。

清晨。上班的人流高峰已过,位于市区金川路东侧的住宅区,显得一片宁静。

8时30分。八冶公司工人陆机羊走出家门,猛地发现胡同前几米开外一男子躺在那里。

他赶紧跑过去,不禁大惊失色。同厂职工卢山贵横卧于血泊中。仔细看看,人已断气,头下大片血迹早已凝冻。他疾步推开卢家的门,想告诉他的家人。可是,眼前的惨景使他惊呆了。卢的妻子朱珍花和他的儿子、女儿全被杀死在床上。

天哪!这里发生了杀人案。

陆机羊踉踉跄跄直奔三公司保卫科。

科长方红旗听了他的叙述后,先立即拨打了110,又拨通了市局刑警支队长郑银生办公室的电话。

“铃铃——”电话铃声震颤了市公安局和金川分局办公大楼。

刹那间,八辆警车吼叫着先后从市局、分局和工人新村派出所大门口冲出。

红色的警灯飞速旋转,刺耳的警笛震荡着市区上空。

市局副局长吴广贤、刑侦支队长郑银生、政委赵永鸿、金川公安分局局长刘治国、分局副局长刘建国、张永生、工人新村派出所所长王瑞生率四十多名民警急速赶到现场。

这里是金川某设备有限公司平房的后院,西侧为酒屋,东侧为某酒楼,南面为黑风口家属住宅区。过道南端,死者卢山贵头北臂南半卧。死者院内有行走时滴落的血迹,北侧花池砖块上也有多处血迹溅落,向西处有两本学生课本,上面也有滴落的血迹。

室内。双人床上,是卢山贵的妻子,三十八岁的朱珍华,头西南脚东北;床西侧是十三岁的女儿卢香林;床北侧床沿处是十五岁的儿子卢深,头东南脚西北。

杀人现场有多处模糊不清的血鞋印。

写字台上,二十一英寸的彩电正播放着舞蹈节目,声音振人耳膜,与这儿的气氛极不协调。

复杂的现场勘查和尸检直到晚六点才结束。死者各被凶手砍了二十多刀。

现场惨不忍睹,令人发指。屋内方桌上那台“小博士”学习机,更让公安们心头像压了铅块般沉重,十五岁的卢深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十三岁的卢香林正读小学五年级。

然而……

侦查员们不忍看下去了,他们的心在流血,皇天后土,清平世界,是谁如此胆大妄为?

二、死神在悄悄向他逼近

元月25日7时许。金昌市区八冶医院门口。八冶三公司职工卢山贵,在“嗖嗖”的寒风中收起了卖水果的摊子。腊月天气,滴水成冰的季节。肆虐的西北风,不时钻进他的袖筒和脖领。他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活动了一下麻木的手脚,然后蹬起三轮车,沿杭州路慢慢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