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过头来再想“幸福”二字,有的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过于物质化,而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做是一件可以炫耀的外衣?或者说,我们眼里的幸福,太多地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我们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怨气?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感受。
当然,生活中仍然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这些不如意不足以改变我们对幸福的体验。幸福是一种体验,每个小小心愿的满足,都能带来美好的感觉。比如,有人认为付出爱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分担苦恼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愿意一直等着你也是一种幸福……
想一想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那一刻: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久久地享受着温柔的海风;又饥又累的旅行途中,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饭;燥热的夏日午后,坐在清凉的家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男友重归于好,他轻轻地给了你一个承诺……啊,幸福太多了。幸福是每一个人都憧憬和向往的。然而,要获得幸福,并使幸福常伴,必须摒除加在幸福之上的幻想的光环,还它朴实无华的真实面目。
有意义的生活才幸福
三毛在她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确实,活着是一种责任,对每一个爱你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答。像没有权利选择生一样,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因为,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
那些深陷苦境中的人也许会这样想:“死了算了,自己也就没有痛苦、没有忧愁了。”那么你想过那些活着的爱你的人有多痛苦吗?陶渊明曾说过:“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确实,死亡,对于去了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而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将是无尽的痛苦。所以,无论你现在的处境是多么糟糕,你都不能选择死亡来寻求解脱。选择死亡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行为。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我们必须得好好活着。因为“爱”没有错。
王晓玲,一个亲眼目睹了生离死别的人,真正懂得了好好活下去意义有多大,活着是一种责任。
王晓玲19岁那年,无休止地生病,那整整一年的时间,病情一层一层地把她跟外面隔离。在那样的日子里,她感觉自己生不如死。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她打翻了药瓶,100多粒白色药片洒满了房间。她无奈地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边拣边哭。那时,她惟一的想法就是死,死了算了。于是,她吃下了几个月才吃得下的药片后割了手腕。她在昏迷了两天之后被救了过来。
醒来的时候,她看见的是一个洁白的世界和那么多带着泪水的笑脸,很多亲人、朋友都在她的身边。当她看见刚毅的父亲、母亲悲痛欲绝的样子,她一下子就明白了生命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
人活着,是一种责任,该守住生命的时候再难也要撑下去。我们没有理由放弃生命,因为在亲人眼里,我们活着就好。
李岚患了乳腺癌,手术后就完全垮掉了,每天忧郁地望着窗外。无休无止的化疗使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她曾说:“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但她13岁女儿的话使她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她说:“我不仅要活着,而且我还要更好地活下去。”
事情发生在星期天,女儿比平时晚了6个小时来看她。女儿的脸因为赶路红红的,但她仍兴奋地说,“妈妈,今天我自己一个人去看望姥姥了,而且买了和以前一样的东西送给姥姥。”
李岚听了女儿的话,顿时眼睛湿润了,但是她忍住了。她陷入了沉思,从她家到她母亲家,是一条挺远的路,要倒三次公共汽车,还要走一段路。从前,自己经常领着女儿到娘家去。路上,则停在一个小店里,买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想不到,孩子都记住了,包括那么复杂的路线。路上车子那么多,女儿刚刚13岁,万一……她自己不敢想下去了。
女儿又对李岚说,“妈妈呀,到姥姥家的路上我害怕极了,但我一想到你,胆子就壮大了。想我能自己看姥姥了,你一定高兴,说不定病就好了!”
李岚听到这里,一下子忍不住了,大哭起来。女儿被母亲的这一举动吓坏了,连忙说:“妈妈,我不好惹你生气了。”李岚说:“不是你的错,是我高兴得哭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自暴自弃了,她咬紧牙关向困难挑战。她深深懂得了生命不是自己的,自己还要为女儿、丈夫以及所有爱自己的人负责。
我们,尽管卑微,尽管有痛苦和无奈,但没有任何权利去轻视生命。因为亲人们宁愿自己忍受痛苦和折磨,也要换来你坚强地活。所以,无论是谁,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心灵的超脱,就是幸福
功成名就从一定意义上讲并不难,只要用勤奋和辛劳就可以换取,就是需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拼搏。就一般情况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禄,就会少得一份轻松悠闲。而一切名利,都会像过眼烟云,终究会逝去,人生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温馨的家和脚下一片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