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热了一轮,明怡带着青禾用膳,身旁付嬷嬷在伺候着,
“家主尚在书房忙公务,听闻您未起,便没过来用晚膳。”
“方才,四位姑娘来探望过,见您睡着,没让通报。”
明怡蓦地想起那三幅画,左右睡了一下午,夜里一时也睡不着,不如借口去书房寻裴越,探探路。
主意一定,明怡就不迟疑,立即吃完,净手漱口,当然也不能空手去,吩咐付嬷嬷给她备了一碗燕窝枸杞粥,罩上披衫便往前头山石院而来。
此时暮色已浓,华灯初上,从长春堂至山石院,灯盏绵延宛如游龙,将将过了那道特意给裴越留的小门,一些雪沫子打半空飘下,明怡忽觉冷得厉害,晌午的太阳还热辣辣的,这会儿说下雪便下雪。
这京都的天哪,也忒不像话了,说变就变。
行至穿堂外,山石院灯火通明,静静扫视一周,便知此处暗卫遍布,着实守卫森严。
守门的是裴越一心腹随侍,名唤沈奇,为人八面玲珑,平日跟随裴越出入官署区,宫中许多内侍的关系是他出面打点的。
见着明怡,立即颠颠下了台阶,忙躬身作揖,
“请少奶奶安,”目色在青禾提着的食盒掠过,恭声问,“您这是看望爷来了?”
天可怜见,这夫妻俩成婚也有大半月了吧,可是头回见明怡露面。
明怡拢住披衫,目光投向洞开的门庭内,“烦请通报家主,就说我见家主不曾去后院用膳,特意送了一燕窝粥来。”
沈奇闻言腰身慢慢抬了些,笑容满面道,“瞧少奶奶说的,您来了,哪里还需通报,您请进。”说完将手往里一比。
明怡这才看了沈奇一眼,能做主让她不通报而入,意味着他在山石院地位不低,人也玲珑聪慧,
于是露出笑,
“那就多谢了。”
随后将青禾留在倒座房,跟着沈奇往里去。
沈奇嘴里说着不用通报,脚步却比明怡要快上几分,先一步至正房门口,吩咐侍奉的书童,“快些去禀报家主,就说少奶奶来了。”
明怡心如明镜,刻意把脚步放缓。
那头书童进了东次间通禀,裴越正在案后看邸报,闻言愕然抬眸,怔了一瞬道,
“将她请进来。”
书童先将明怡领入,随后退出来,将门掩严实,退至廊角尽量不打搅他们夫妇。
明怡提着食盒绕过博古架,这是一间极为宽敞干净的书房,两座博古架做隔,当中一道长廊通往门口,博古架上陈列各式各样的古玩珍品,明怡霍然瞧见上回她给他雕的竹蜻蜓赫然在列,且摆在正中,与那些金尊玉贵的宝贝格格不入,稍稍纳罕,视线移至桌案,裴越一身月白常服坐于案后,在他身后,有两排横亘南北的长书架,密密麻麻的书册整齐摆放,满室书香。
裴越已然发现了她,将笔锋一收,盖上私印,所有文书资料收好归置一旁,这才起身相迎,“夫人怎么得空过来?”
明怡将食盒搁在炕床的桌案,“闲来无事,便给家主送了一粥来,家主用过晚膳否?”
裴越当然用过,难得她主动拜访,裴越不能扫她的兴,起身绕过桌案,陪她落座,“从回来忙至此时,是有些饿了。”
言罢,主动掀开食盒,是一碗燕窝枸杞粥,一看便是付嬷嬷亲手烹制,也不知明怡会不会烹饪,乡下养大的姑娘家早当家,论理该是会的,也不知有无机会吃到她亲手料理的膳食,裴越搅动几下,喝了几口,便搁下了。
明怡见他不再动勺子,便开门见山,
“家主,那日你作了一幅画予我,可还记得?”
提起这事,裴越脸色便不虞了,他已然从管家处得知,明怡将他的画赠了人,他不动声色问明怡,
“自然记得,那是我给夫人的回礼,想着来年发了新竹,夫人可做成扇面,搁在手中把玩,也算一风雅之物。”
明怡叫苦不迭,坦白道,“家主,我不知是你的回礼,那日六妹妹登门拜访,见之如获至宝,与我讨要了去,我想着自家妹妹,当是无妨,便舍了她。”
裴越笑着,没立即搭话,将蔽膝理顺,换了个更雍容的姿态,那张脸被晕黄的灯色浸透,好似蒙了一层烟煴,真真昳丽招人,
嘴里却话锋一转,“夫人可知我的画从不外赠?”
明怡扶额,叹道,“我亦是今日方知。”
“今日方知,你便拿我的画作彩头?倘若你输了,又当如何?”
明怡解释道,“我知此举稍有孟浪,只是倘若我不应,她便要以下堂为赌约,我想着,两相其害取其轻,比起前者,后者赌不起,遂应了用画做彩头。”
“赌不起”三字微微在裴越心里划过一丝涟漪,想起今日在马车里言之凿凿要退婚的人,此刻却承认“赌不起”,心里那点不快终是散了去。
“今日之事就不再提了,只是往后再有这等事,务必知会我一声,莫要一人莽莽撞撞往前冲,我是你丈夫,有我给你撑着,谁敢拿你如何?”
这话听得明怡稍稍愣神,这辈子枕戈待旦,刀尖舔血,独自一人承担惯了,从未有人与她说,可以替她撑着。
也只是一瞬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