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亲临不周山,领域之内,十二祖巫法则失效!
帝驾君临太阳星,星图之中,东皇太一至宝无功!
这两件石破天惊的消息,随着那些前来朝拜的仙神返回各自的道场,如同最猛烈的飓风,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洪荒世界!
一时间,天下失声。
所有之前还对天庭心存疑虑、暗中观望的大能,此刻都彻底熄灭了所有的侥幸心理。
那位神秘的“帝尊”陈平安,用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向整个洪荒宣告了他的实力与地位。
他,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天帝,更是拥有着足以镇压一切挑战者的,无上伟力!
连巫妖这两大初生的、气运最盛的霸主族群,都在他面前吃了大亏,其他人,又岂敢再有半分异心?
自此,天庭的威严,才算真正地深入人心,不可动摇。
而就在天庭的声威,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之时。
南天门外,迎来了三位最为特殊的客人。
只见三道清气,自东方而来,落在了南天门前,化作了三位气质迥异,却又道韵天成的道人。
为首者,白发苍苍,面容古朴,手持一根扁担,眼神平和,仿佛与世无争,正是太清老子。
中间者,面容庄严,不苟言笑,手持一柄玉如意,浑身散发着一股阐述天地至理的威严气息,正是玉清元始。
末尾者,剑眉星目,神情飞扬,背负着一柄青色长剑,整个人都如同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正是上清通天。
盘古正宗,三清道人,到了!
他们三人,并未像其他仙神一样需要通报,他们身上那股源自盘古的浩瀚清气,早已惊动了镇守天门的中央镇土大帝始麒麟。
始麒麟不敢怠慢,亲自将三人迎入天庭,并第一时间上报。
很快,天帝法旨传下:于帝尊宫,召见三清。
这道法旨,让天庭诸神,包括三极大帝在内,都为之一惊。
“帝尊宫”,那是天帝的私人寝宫,也是整个天庭最核心的禁地。
自天庭建立以来,除了三位大帝,还从未有外人被允许进入。
此刻,天帝陛下竟以私人宫殿召见三清,这份礼遇,不可谓不重!
帝尊宫内,陈平安并未高坐帝座,而是如同凡间道友待客一般,设下了三个蒲团,亲自为三人斟上了用先天灵根悟道茶叶泡制的仙茶。
这份平易近人的姿态,让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元始和老子,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唯有通天,一双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陈平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探究与战意。
“三位道友,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陈平安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三清对视一眼,最终,由最为年长的太清老子,起身行了一礼,开口问道:“我等兄弟三人,自昆仑山化形,本欲游历洪荒,寻求大道,却惊闻陛下横空出世,立天庭,定秩序,威压当世,我等心中,实有诸多不解,今日冒昧前来,正是想向陛下,请教大道。”
“但说无妨。”陈平安微笑道。
得到允许,性情最为高傲的玉清元始,率先发问:“敢问陛下,您所立之秩序,可是要将洪荒万物,都纳入统一的法度之内?若如此,那生灵跟脚之高低,德行之优劣,又该如何区分?天道有常,尊卑有序,若强行一视同仁,岂非乱了纲常,反而成了最大的无序?”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
他天生高傲,认为万物便该有三六九等,这才是“天道”。
陈平安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道友此问,正合我心。”
“秩序,并非是抹平一切的平等,恰恰相反,秩序的根基,正是‘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礼’与‘序’。”
“日月星辰,不会与萤火争辉;江河湖海,亦不会倒流入山川,这天地万物,本就存在着尊卑、高下、优劣之分,此,正是宇宙的常理。”
“我天庭之秩序,便是要将这套宇宙的常理,以天规的形式,明确下来,并加以‘阐释’,让所有生灵都明白自己的位置,遵守自己的本分。这,便是一条无上大道,可称之为——‘阐道’。”
“阐道……”元始闻言,如遭雷击,双目之中瞬间爆发出璀璨的精光!
陈平安的话,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所有的迷雾!他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原来他的道,可以称之为“阐”!
就在此时,一旁早已按捺不住的通天,也开口问道:“陛下!若如我二兄所言,万物皆有定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那弱小生灵,岂非永无出头之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总该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吧?若秩序将一切都定死,那这秩序,与囚笼何异!”
他的问题,同样尖锐,代表了另一种极致。
陈平安转向他,微笑道:“道友此言,亦是大善。”
“天规虽严,但秩序,并非绝情。我所立之秩序,是为整个洪荒的稳定,而非为了某个族群,某个个体。”
“在这套稳定的秩序框架之内,任何生灵,无论出身,无论跟脚,只要他一心向道,为洪荒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积累功德,便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