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 章(2 / 3)

“哪个蘩字?哪个蓁字?”

姐妹俩面面相觑。蘩娘很歉疚地道:“奴婢们未曾读过书,也不大认得字。”不大认得,就是不认得。这蘩娘颇有些自尊,站在梁邺跟前,她像是被晒在阳光底下似的,通身好的坏的,皆被照得明明白白,无处可遁。她怕彻彻底底被他瞧不起,才说出“不大认得”这句来。

梁邺何曾瞧不出她这心思,只是懒怠戳穿。默了片刻,他起身往书案去,语调平和:“嗯,回吧。兰台轩缺两个洒扫丫鬟,让成敏领你们熟悉熟悉。”

蘩、蓁二人相视一眼,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朝梁邺磕了个头、谢了恩,垂头正要退出去,忽听得前头响起声音:“且慢。”蘩娘立时抬眸,希冀地望向梁邺。

梁邺扭腕提笔,于两张纸上各写了“蘩娘”“蓁娘”二字,方道:“日后,这便是你们的名字。”

蘩娘匆忙上前,双手接过云笺,携着蓁娘退出去。

梁邺望着她二人,倏地又道:“等等。”蘩娘和蓁娘只得又停下来,眼巴巴地望他。梁邺默看蓁娘的脸,复提笔写字,低眉启唇道:“‘蓁’字不好,犯了祖母名讳。日后,你就叫——”

“荷娘。”

这荷字写得遒劲有力,梁邺见荷娘眨巴着一双眼,像极了善禾。他蓦地笑开,解释道:“荷花的荷。”

荷娘自谢了恩典,与蘩娘一齐告退。刚在廊下站定,成敏捧着两套丫鬟服饰走过来:“随我来。”蘩娘忙近前接过呈衣裳的木托盘,莞尔道:“劳烦这位郎君了。”

成敏在前头领路,略掀了眼皮:“唤我成敏就是。”待行出去几步,他方慢悠悠说些梁府的规矩,蘩、荷二女皆一一应下,成敏见她们识趣,心中亦猜到梁邺留下她们的心思,于是不咸不淡地开口:“如今梁府之内,漱玉阁最为尊贵。二爷……和二奶奶皆是大爷放在心尖上的,日后有什么,记得先紧着漱玉阁,兰台轩排在其次,倒也罢了。”

蘩、荷闻言,不由纳罕别府总有兄弟阋墙之祸,这梁府竟如此兄友弟恭,心中皆暗赞梁邺人品。

说话间已行至住丫鬟的偏房,原是兰台轩后的三进红砖屋子。成敏唤来另两位在大房伺候的粗使丫鬟,道:“这是蘩娘,这是蓁娘,日后皆在大爷跟前伺候。”

不爱吭声的荷娘这厢终于开了口,语调娇怯:“成敏大哥,大爷说我名字犯了讳,已给我改名儿了。”

“叫什么?”

“荷娘。”荷娘补充道,“荷花的荷。”

成敏怔了怔,点点头:“哦,荷啊。”他低头笑了笑,自将蘩、荷二女妥帖安排不提。

闲话少叙。那厢蘩、荷二女离开后,梁邺独坐书案后,垂眸目向搁在桌案上的京都贵女名帖,指腹摩着笔管,咬唇不言。

梁邺考中举人后,即携梁老太爷名帖,投在门下省侍中欧阳文晟老先生门下。此届科举诸门生,欧阳老先生最得意梁邺。其一,梁邺天赋傲于同侪,且读书勤谨,甲冠天下指日可待。其二,梁邺出身清贵门第,梁家虽在其父一辈没落下来,而其祖大学士的清誉、其父母治疫殉国的佳话,民间至今仍偶有夸耀。其三,梁邺待人虽温润有礼,实则最是早慧心冷之人,年纪轻轻便已洞悉人性世事。其四,梁邺父母俱亡,祖父年迈久不经手朝政,家中只有一个买官的白身弟弟,梁邺投在欧阳先生门下,无异于认了个异姓儿子。凭此四点,欧阳老先生料定梁邺必非池中物,漫说仕途顺达,便是登阁入相,也是可能的。故而,欧阳先生得知梁邺未曾娶妻,连妾室也没有纳过,当即赞道:“梁老先生真真目光长远。”

此番梁邺考取进士,随金榜佳音一齐发往密州的,还有欧阳先生寄来的京都未婚贵女名帖。名帖所录女子,皆为簪缨出身,或家世豪奢,或人品端淑等等。此帖据悉本为欧阳府儿郎娶妻所用,如今欧阳先生将此交与梁邺,命其从中择选佳妇,足见欧阳先生对梁邺之看重。

只是聘娶新妇,殊为梁邺心结。祖父在世时,曾与梁邺谋过婚事,亦看中了一位京都贵门之女。可如今祖父病逝,梁邺孤零零一人上门提亲,却有些不够入眼了。阿邵是不必说的,他只能留在密州,如此算来,梁家子孙单薄,这一辈竟只出了梁邺一个往京都拼前程去。若要上娶,只能入赘。梁邺怅惘想着,如今恐怕只能攀着欧阳先生的藤蔓,从中挑选。好在欧阳家这一辈的女儿们,皆已出嫁或有婚约,梁邺不必娶欧阳家的女孩儿,那他就不必彻底拴在欧阳这条藤上。

一念及此,梁邺闷闷吐纳出一口浊气。

正惘然时,门扉轻响,原是成敏来报,说是已将蘩、荷二女安置住下。梁邺低头“嗯”了声,只润笔写字,并不挂在心上。成敏立在门旁,踌躇着是否要将近日漱玉阁的风波告知梁邺。

话未出口,梁邺已先挑了眉:“愣那儿做什么?有话说?”

成敏忙摇摇头:“没什么。”

梁邺沉眸睨成敏,他面上仍旧挂着温和笑意,只是笑意不及眼底。成敏心中叹气,恭恭敬敬道:“午后二爷请了专治妇科的王老先生过来,这会子老先生走了,漱玉阁却吵吵嚷嚷的。”他掀了眼皮偷觑梁邺神色,斟酌着字句道:“听二房当差的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