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二十九章
沈纤慈回到锦英阁,假借身体不适的由头寻了间客间歇息。“这衣裳没人穿过吧?"沈纤慈不放心地问道。“长顺从门房那边借来的,府里新发的春衣,好些人还没舍得穿。”沈纤慈这才换上衣裳,匆匆往山墙那边赶去,倒不是担心彩头被人夺走,而是怕三哥回头一想又改了主意,他既然能被她三言两语挑动心思,再次变卦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赶过去时,沈钟还在那边等着。
“怎么样,怎么样?“沈纤慈转了一圈,得意洋洋地抬着下巴,不是她自夸,她果然做什么都是一点就通,如今这个模样怕是她娘都认不出她来,这可能就是说书先生讲的易容术了。
沈钟果然看得一愣,只见她换了身小厮衣裳,巾帽裹发,脸上不知涂抹了些什么,黑黄黑黄的,粗略一看还像那么回事,只是五官摆在那儿,仔细一瞧倒有些黑里俏的味道。
沈钟下意识觉得不妥,一时又说不上哪里不妥,但到了此时再打退堂鼓,可就把四妹妹给得罪狠了,更何况他也实在舍不下那个彩头,左右思量,也只有硬着头皮把她带过去了。
今日进园子的男宾多在松林那边游赏,跟女客所在的锦英阁相距不远,中间隔了一道假山堆叠出来的山墙。
从锦英阁飞来的风筝,越过那道山墙,被一片巍峨伫立的高大古松阻拦下来,有坠落在地上的,有挂到松枝上的,呼啦啦飘荡过来,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望,地上的风筝好捡拾,挂在高枝上的,就得用竿子去挑。三四个小厮拿着细长竹竿去够风筝,搅得松枝摇晃,下雨似的落下好些苍翠松针,时不时还被掉落的松果砸到脑袋,吡牙咧嘴的模样,引得众人连连发笑相熟之人看到沈钟,便招呼他过去。
散落在各处的风筝已被收拢起来,一个挨一个地悬挂在松枝上,一些人正在欣赏点评风筝上的诗词画作。
来集贤园游赏的一众人里,既有上了年纪的老者,也有蓄起胡须的中年文士,更多的则是些年轻男子,他们之中家世身份不同,有的一身锦绣衣裳,有的则是一身布衣。
此时被风筝吸引过来的多是年轻男子,尤其是尚未婚配的,难免存着些思慕之心,以风筝代传,毕竞要风雅得多,看着这些出自闺阁之手的诗画,又令人平添几分遐想。
沈纤慈跟随沈钟过去的时候,便听一人道:“听闻傅姑娘能书善画,不知这些风筝里,哪一只风筝是出自傅姑娘之手?”沈纤慈真想问问他们,外头的人都是打哪听到傅沅芷能书善画的,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要说不是刻意传扬,打死她都不信。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人和酒毕竟不同,一个人若真想低调,断然不会有傅沅芷这样的名声。何况她一直认为傅沅芷迟迟不嫁,是他们家打着奇货可居的主意,才拖到了如今。
沈纤慈对傅家人向来没什么好感,连他们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她都认为有倚老卖老的嫌疑。她一点都不为这种想法而羞愧,当然她也不会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就是了,好在一个人在心里想些什么,总没有人能管得着。此刻她又想起了何婧瑶的那些恶毒话语,沈纤慈闷闷不乐地踢着脚,比起那些见鬼的名声,她更腻味跟傅沅芷扯在一起,倘若真如何婧瑶所言,怕是一帮子都别想跟傅沅芷撕扯开了,那还不如让裴述娶了那个老板娘呢。沈大小姐全然没有意识到,她的想法里存在一个大大的矛盾,毕竟不是她让裴述娶谁,他就会娶谁,假如她真能让他乖乖听话,她也就不必如此烦恼了。沈纤慈扯了一枝松枝胡乱揪着,百无聊赖地打量起树梢上的风筝,看着看着,视线就滑到了别处,在周围唆巡一圈,也没有看到裴述的身影,本想去前边看看,三哥却还在跟那些人说个没完。
真不知道那些男人有什么好说的,她跺跺脚,正打算把人拉走,转身时瞥见两个小厮提着罐子从小路上经过,好像在说什么老爷,什么请人之类的话,隐约间她不确定是否真的听到了某些关键字眼。沈纤慈不由得往前跟了几步,想弄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没等她听明白,身后突然有人一叠声地叫道:“站住,站住!”沈纤慈疑惑地停下来。
来人是傅家的管事,上下打量她几眼,板着脸问道:“你是哪处的小厮,在这儿偷懒?”
沈纤慈总算没忘记自己现在的身份,心思急转,抬手往前头一指,“我跟他们一起的。”
那管事眉头一皱,“既然如此,怎么还不去伺候,在这儿瞎磨蹭什么,贵客们都在等着呢。”
“是,我这就去。”
管事又想开口教训,什么你你我我的,一点尊卑之分都没有。沈纤慈不等他开口,已经几步追上了那两个小厮,心中暗自发笑,原来自己的衣着打扮跟他们一模一样,难怪那个管事会把她当成府里的下人。一个小厮见她跟上来问道:“王管事让你来的?”“嗯。”
“你是新来的,怎么没见过你?”
沈纤慈眼珠子一转,挺直腰杆,现学现用道:“是王管事刚招进来的。”两人点点头,不再多言,各自提着罐子,去了前面不远处的松云轩。松云轩建在松林之中,地方不大,只有三间小轩,外边用竹篱围了起来,另搭出一间茅草亭子,中间一道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