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三十章
专栏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得格外凄惨,原本不可一世的专栏们也都低着头惶恐地跪满了一地,棚子外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赵端坐在上首,修长白皙的手指慢条斯理绕着精巧好看的络子,垂眸看着手中的玉佩,任由里面的人哭诉,外面的人议论纷纷。“瞧着是块好玉佩。“赵端终于抬头,却是对着老管家说道,“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算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了。”
老管事心中颤颤巍巍,不知这位贵人的想法,只好紧跟着跪了下来,开口就是请罪:“小人无状,还请公主恕罪。”“好好的鹤龟同贺,这么好的玉,这么好的寓意,都是家中小辈的一片心意,随意送出去可就伤了小孩的心。“赵端笑着把玉佩递了回去,随口问道,“你们是哪里人?”
老管事连忙接过玉佩,心中心思回转,神色越发恭敬:“小人是扬州人,听闻汴京附近缺粮,老爷有位朋友来信说想要售卖粮食,这才带着小郎君运了一船的粮食来。”
“都安置好了?"赵端和颜悦色问道。
老管事连连点头:“都已经送去了,就是延庆观往西走靠近大街的李家粮行,一共三艘船,共计两百石。”
赵端点头:“如今汴京粮食紧缺,正是需要你们这些不畏辛苦的粮商愿意一船船拉过来,也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敢当,不敢当。"老管事诚惶诚恐说道。“东西弄好了就走吧。“赵端懒懒说道,随后下巴微微一抬,“你们几个去检查一下,确定没有货物就放人离开,还有你们几个,那边有几个装船的准备离开,你们去仔细核对一下,可别出了差错。”被点名的几个专栏自然是忙不迭起身离开。那老管事也是个机灵的,知道这是贵人打算关起门来清算,便连忙带着小郎君头也不回走了。
这几人一走,剩下的人相互一看也都察觉出不对劲,火急火燎走了,原本还满满当当挤满人的茶棚,一下子就只剩下几人了。年轻的小公主不再不说话,双手搭在扶手上,只露出半截好似玉雕的手指,那件华丽的袍子金丝银线哪怕在阴影处,依旧夺目闪耀,她垂眸,也不知在想什么。
专栏长也不敢哭了,只是跪在哪里抽泣着,其余人更是头低得恨不得埋在地上。
头顶的日光被棚子挡住,就连影影绰绰的视线也被那些悬挂其中的竹帘子遮挡了大半。
老管事站在码头上,畏惧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用手捂着还在怦怦直跳的胸口:“听闻这位公主自小被养在道观中,如今也不过十四,之前一直一声不响的,今日一看竟有几分威严肃穆,根本就不是大家说的,被宗知府利用的模样,瞧着是个有大主见的人。”
“难道汴京真的要好了,可官家不是都开始准备南下吗?”“还是要赶紧通知一下老爷才是,派个人来汴京看看风向,抓住时机也很重要。”
“若是可以在汴京站稳脚跟那也是极好的,不过汴京水深,五郎下次可……五郎,五郎,你再发什么呆。"老管事自己念了半天才发现自家小郎君呆站在原地。
“怎么了?可是被吓住了。"老管事忧心忡忡,“阎王好见小鬼难搪,那些人就是小鬼,一开始给了一吊钱就算了,花钱消灾呢,这一趟也挣了不少,不过,公主竞然会路见不平,我也是没想到的,公主……“公主…“小郎君喃喃自语,嘴角笑意再也克制不住,“好厉害啊。”那些这么趾高气昂的人,不过一句话就把人震得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能求饶。
老管事听得眼前一黑,提溜一下就把人拉走,顺手给检查的专栏塞了三十文钱,谁知那些人连连摆手,一文钱也不敢拿,就目不斜视去检查下一辆船只。棚子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黑默。
专栏长手腕疼得厉害,但他不敢嚎,只能哆哆嗦嗦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来。
“起来吧。“赵端的视线一直看向外面的码头的船只,看着那个打着'粮'字的船只终于离开了,这才像是终于看到面前跪着的人,眼神微动,淡淡说道。专栏长不敢起来:“小人让公主生气,真是罪该万死,小人该打该打…”他说完还真的啪嗒啪嗒打起自己的脸来,一边哭一边打,样子实在不太美妙。
赵端嫌腻歪,看了一眼大女。
王大女一下子就把水桶专栏长的一只手提溜起来,她甚至还颇有余力,把边上另外一个副专栏长也提溜起来了,咧嘴一笑:“公主叫你们起来,是没听到吗!”
那声音大得跟在耳边被雷滚过,手里的两人都齐齐哆嗦了一下,其余跪在地上的人一看,也跟着磨磨唧唧站了起来,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空船收钱是你自己想的,还是本就有的?“赵端笼着袖子,整个人靠在椅背上。
专栏长眼珠子一转,不敢说话。
王大女皮笑肉不笑,轻轻地握住他的胳膊:“公主问你话呢,听不见吗?”“阿阿阿……
专栏长疼得直翻白眼,整个人都跟煮熟的虾一样扭曲起来。“是是是,本来就有的。"专栏长尖声喊道,“疼疼疼,公主饶命,公主饶命王大女一松手,他就扑通一声摔倒在上,满脸胀血,额头都是冷汗,抱着手臂疼得直打滚。
“往哪里滚呢?"王大女不高兴质问道